国际教育网

繁体

这种家庭暴力很容易忽视,比身体虐待更糟糕、更持久......

2022-08-12发布于北京

关注


上周末,我在亲子游乐园看到一幕扎心的亲子互动场景:


一对夫妻带着儿子在淘气堡玩,孩子在里面玩,夫妻俩坐在旁边刷着手机。


孩子玩得尽兴,喊妈妈看自己帅气的样子,妈妈没有反应


他喊爸爸,爸爸更是玩游戏玩得正起劲


于是,孩子拿着一堆球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你觉得我棒不棒,看看嘛!”


妈妈有点不耐烦,盯着手机大声说“你玩你的呗,妈妈在忙着呢!”


冷水泼过来,孩子噘着嘴走开了。



不一会,孩子又来到爸爸身边:“爸爸,我渴了,你帮我从书包里打开水杯,我够不到。”


爸爸嫌弃地说“你不会自己拿吗?怎么不让人省心呢”


孩子不知所措地再一次走开了。


十多分钟的时间,夫妻俩从来没有抬头温和地回应过孩子,他们也丝毫察觉不到孩子的情绪变化,从充满期待到失落走开,一次又一次。


有时,对孩子心理造成最大伤害的,正是父母这样日积月累的情感忽视。明明父母就在身边,自己得到的不是温暖、关爱,而是忽视、冷漠。



 

“三分钟忽视”

冷漠的父母vs失望的孩子


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回应非常敏感,开心与不开心,沮丧与兴奋,都能敏锐地捕捉到。一旦父母出现冷漠、急躁等消极情绪时,孩子的情绪也会失控。


有个非常震撼的实验叫“三分钟忽视”,证明了父母的忽视对孩子带来的影响。


实验开始,几对宝宝和爸爸玩得很开心,温馨有爱。


 


过了一会,实验人员要求爸爸们转过脸去,再回过头时,爸爸变得面无表情,就这样面对宝宝持续了三分钟。


 



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宝宝们尝试和爸爸玩耍,想重新回到刚才开心的状态。宝宝开始找一些玩具,做各种好玩的动作,想吸引爸爸的关注力。



 

但爸爸丝毫不为所动,得不到任何回应的宝宝们慢慢地变得沮丧,做了很多努力都是徒劳,内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宝宝开始崩溃大哭!





仅仅三分钟,爸爸的冷漠足以击溃一个孩子内心原本安定的城堡。


从小遭受情感忽视的孩子,内心有多苦?


其实,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被同学欺负,闷闷不乐地回到家,父母不会关切询问,而是说“耸拉着个脸干啥,精神点”;


当拿着考了90分的试卷向父母炫耀时,他们却说“这些题错的不应该啊,考100分才行”……


每当我们想从父母这里获取安慰和鼓励时,家长总是及时地泼一盆冷水。


长期被情感忽视的孩子

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今年热映电影《人生大事》中,主角莫三妹在父亲的情感忽视下,承受了30多年的心理空虚感



他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式传统父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三妹采用否定打压的教育方式,从来不会共情他的喜怒哀乐。


 

长大后,作为殉葬师的三妹向父亲控诉:“小时候人家骂我‘吃死人饭’,我跟人家打架,你在楼上看到,转身就走。”


儿时的心理创伤,让三妹变成了大家眼中不务正业的“地痞流氓”。但他渴望爱与关注的内心诉求,又让他对童年不幸的孩子产生同情心。


 



英国慈善机构“儿童协会”曾对英格兰初中学生做过一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1/7的孩子曾被家人忽视过。而长期被情感忽视的孩子成年后会出现以下特征:


1. 空虚感:一种时有时无的、无法满足的缺失感;

2. 反依赖:恐惧依赖他人的倾向;

3. 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才能与弱点等方面认识不准确;

4. 对自己毫无同情,对他们满怀同情:对自己比别人更严格;

5. 负罪感和羞耻感:无法针对自己的问题找到原因,只能责怪自己;

6. 对自己生气、自责:很容易常对自己生气,对自己常感厌恶;

7. 感到自己有致命陷:觉得如果人们和自己走得太近,就会讨厌自己;

8. 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不喜欢让自己需要什么,不喜欢有人很需要自己的感觉;

9. 自我约束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是个拖延者;

10.述情障碍: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容忍甚至感受任何情绪、情感。


精神分析学派有句名言叫:“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的天和地,如果连最亲的人都不在乎他的感受,那么他在这个世界上还能依赖谁?


没有父母托底、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埋藏在内心的各种消极情绪,会在成长的某一阶段爆发,或早或晚,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发泄出口。



给孩子最好的情感财富

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把孩子抚养成一个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在养育过程中,孩子的成长燃料来自父母高质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


1.及时回应与支持孩子,用心陪伴每一个成长关键期。


陪着≠用心陪伴,人在孩子身边,心却飘到了千里之外,这种低效陪伴费力不讨好。


高质量的陪伴应该是见证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为他的每一次进步鼓掌喝彩,为他的每一次失落给予及时的抚慰。


在一次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来自中国的何江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这是何等的荣誉。


何江出身湖南农村,父母没有像其他村民外出务工,因为不想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不认字的母亲深知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她从不聚在村里闲唠家常,有时间就陪何江写作业,还让他把书中的故事讲给自己听。


父亲则在能力范围内多陪伴何江,带他出去玩,教他一些劳动的知识。


父母的用心陪伴,让何江从小充满安全感,内心富足,学业也一路顺畅。他考进了中科大,又去哈佛大学硕博连读,他的弟弟也拿到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证。


一个家庭的富足,不是来自财富、权利,而是家里父母的格局与远见。对孩子的情感投入,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2.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和孩子站在一起。


孩子的情绪丰富多样,我们要允许孩子释放出来,恐慌、失落、沮丧、开心、兴奋……


表达出来的情绪,才会自然地流动。父母承接住孩子的情绪时,要帮助孩子认识这种情绪,询问孩子的具体感受,弄清孩子有情绪的原因,帮助他们缓解不良情绪。


当孩子伤心时,不要再说“男子汉不能哭”,而是尝试一起解决问题——“我知道你很难过,如果你可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情绪感知调节能力,又能让孩子更加理解别人的情绪。



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是这个世界上最牢固的、能抵御一切风险的基石。


不要再忽视孩子的情感了,认真听听孩子说的话,来一场亲密的沟通,给一个充满爱意的拥抱,亲子关系都会大大提升。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