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看了热搜上那些「哭泣的孩子」,才明白不尊重才是童年最大的“阴影”

2022-09-23发布于北京

关注

最近看到一条视频,心里五味杂陈:
福建漳州,一位7岁的小朋友放学回家,看到姥姥送的兔子被爸妈宰杀,一度崩溃大哭。
小手拎着兔子哭得撕心裂肺的样子实在让人揪心。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另一个家庭。
9月18日,广东佛山的一位爸爸,把两个孩子当作宠物的大闸蟹给煮了,不仅如此,煮熟之后,家长还把螃蟹肉喂到孩子嘴边。
只见视频中的孩子,一边哭得声嘶力竭一边吃,爸爸举着手机边录视频边问,大闸蟹是什么味道。

实在难以想象,到底何种父母会这么肆无忌惮的践踏、嘲笑和挥霍孩子的爱心和情感,并把它们撕碎还强塞到嘴里。 

父母的不尊重

是孩子童年最大的阴影


此前,也有多起类似事件见诸报端。
浙江,爷爷奶奶把孩子心爱的宠物小白兔杀了,孩子哭得死去活来,说要把兔子埋了好让他下世投胎做人;
河南新乡一位奶奶怕狗咬伤人,将孙女养了两年的狗以十元钱卖给狗贩子,女孩哭得嗓子都哑了,奶奶在旁边咧着嘴笑;

5岁女孩吃鱼吃到一半,发现是自己养的宠物鱼,无法接受宠物死亡的事实,一个人在座位上号啕大哭,并对妈妈说:“它(宠物鱼)是我最好的朋友。”

然而妈妈还是一个劲地催促她赶紧吃一口,期待会出现所谓的“真香现场”。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愤怒?
其实原因归根到底就两个字:“尊重”
在这些例子中,父母有哪怕一丝尊重孩子的表现吗?显然没有。
孩子天真的世界里,即使再小的生命,哪怕是一棵树,一枝花,都可以对话,玩耍半天,更何况朝夕相处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从被孩子“认定”的那刻起,就不只是一只动物那么简单了。
他们朝夕相处、相互陪伴、相互成长,在小朋友心里,小动物就是可以玩耍的伙伴、是能诉说心事的朋友,是情感的寄托。
但这一切,都在不经意间被父母“吃掉了”。


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对动物有如此浓厚的情感。
对此,儿童心理学体系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2至7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孩子思维的特点之一是“万物有灵论”,会把周围的一切客体当做有生命的存在。
比如孩子会给太阳画上人的五官,会给洋娃娃喂饭,而对于本身就是活物的小动物,孩子更容易移情。
尊重生命,敬畏每一个微小的生命的存在,同时也认同每一份对生命的爱,这才是对生命的体会。
而不是亲手操盘生死和离别。
在这些事件中,家长不经孩子同意就将孩子心爱的动物处理,不仅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还会给孩子带来难以预估的影响,成为难以治愈的“童年阴影”。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只 

被父母吃掉的兔子


不仅如此,很多成年人回忆起小时候的类似事件,表示这种伤害将伴随一辈子。



让人无奈的是,好多网友表示,父母从来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甚至会在孩子长大后拿这些事情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来聊,


甚至会反问孩子,你怎么不笑呢?


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就像《狗十三》中的李玩,笑着吃掉狗肉的那一刻,她的青春也结束了。


在爱的暴力下,李玩学会听话了,学会懂事了,学会隐忍了,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爸爸的骄傲,但她真的快乐吗?



大人亲手扼杀了孩子天真友善的萌芽,残忍地将孩子快速拽进残酷的成人世界。


没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却有永远自以为是的大人。


知乎上有个提问是,假如你的父母把你宠物吃了,你会原谅他们吗?


有个回答是,谈不上原谅不原谅,心里有根刺就是了。


就是这根刺,深深扎在孩子身上很久很久。



有位网友发帖回忆母亲在她童年时的言行,


母亲趁她上学杀掉了养了很久的白兔,做成烧兔肉,她回家不知情吃完兔肉,母亲告诉她之前家里养白兔又脏又麻烦,故杀之,朋友哭闹责怪母亲,母亲淡然答道“还不是被你吃了”。


但事到如今,母亲仍然不觉得自己当年行为有何不妥,甚至还把这件事当个笑话讲。


她说这件事从小到大折磨着她让她有强烈的自卑感和罪恶感,那嘲笑声至今清晰在耳。


长大后,她无法放心喜爱任何外物,因为自己的情感是理所当然不被他人包容、是会被践踏的


无时无刻不谋划着让这个无法维系价值的自我死亡。



因为幼年时期的记忆也是会给潜意识带来影响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欺骗性的伤害。


所以会有对宠物的负罪感也会引起对家人的不信任,是会影响今后与家人相处的。



世上有两种父母
一种把孩子当“私人物品”
另一种则没有


著名哲学家Jeremy Bentham说过一句名言: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把世界分为两种人,另一种则没有。”

而我认为,世上有两种父母,一种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另一种则没有。

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养育的父母,他们最大的特征是,孩子是我的,我爱如何养就如何养,我爱如何教就如何教。


他们以一个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和照料孩子。

而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他们会把孩子当成一个脱离于父母的个体,把孩子当成一个人,给予尊重和必要的认可,还懂得对孩子换位思考。

 

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想穿某件衣服,他们可能会耐心地询问孩子的理由,理由合适便要支持;
 
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在面对孩子被欺负时,他们会懂得先听听孩子的心声,甚至鼓励孩子给出解决方法;
 
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如果遭遇孩子被嘲笑时,能感受到孩子的悲伤,及时保护好孩子……简而言之,就是“尊重孩子的内心”。

 

真正明智的父母既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要求和建议,也懂得尊重孩子的天赋、个性和喜好;

因为只有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引导孩子成长为理想的样子。

值得庆幸的是,生活中这样明智的爸爸妈妈有很多!

他们不会因为这是“一条鱼”而轻视它!




在孩子的小兔子去世后,他们特意为小兔子准备了“鞋盒”“唢呐”送行,只为女儿不再伤心。



面对宠物的离世,他们的做法也可以非常有趣和暖心。


 

尊重孩子的“宠物”,用行动向孩子灌输重视生命的理念,不得不说这些父母的行为真的很赞!


孩子在“充满爱与责任”的环境下长大,将来的素质、成绩、人品都不会太差!


我真的希望世界上多一些可以看见孩子的父母,看见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并尊重他们。

而不是等到有一天孩子向自己关闭了心门,放弃了与你沟通的兴趣,你再来发问:孩子怎么什么都不愿意跟我说呀?


 教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不仅没有尊严,也学不会自尊。


父母不懂尊重,会对孩子造成深深的伤害。


著名作家卡森麦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害的童心会萎缩,一辈子都像桃核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


所以,为人父母,请像对待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细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少几分控制,多几分尊重,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长的空间。


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得到有效滋养,生命之花才能悠然绽放!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