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多位妈妈哭诉:孩子到底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学习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2022-09-26发布于北京

关注


最近后台总有几位妈妈晚上找我们“诉苦”,诉说的大都是孩子不爱学习的烦恼。

有位妈妈甚至为了让厌学的儿子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暑假送他去了乡下体验生活。

苦也吃了,累也受了,可二十多天下来,孩子依然不想回校读书。

她本以为儿子吃点苦就能懂点事,没想到孩子早看明白了:家长不过是吓唬吓唬自己,根本不会把自己扔下不管。

这让我想起董宇辉说过的一段话:

“我如果有个女儿,我是不忍心让她吃苦的,因为用苦难倒逼孩子学习,远不如引导她看见自己的梦想,用内在驱动力激发她读书的兴趣。”

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了,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早早的就要帮助家长分担家庭的负担。

相应的,孩子们就不会像以前的孩子一样,对生活的艰辛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也不能再像老一辈那样,拿“不读书就得吃苦”的论调搪塞孩子。

想让孩子爱读书,体谅父母的不易,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改变教育方式。

别再拿“吃苦”吓唬孩子了

前段时间,一位妈妈带孩子捡垃圾的新闻上了热搜。

9岁的儿子平时不认真学习,暑假又一直在家玩手机,怎么劝都不听。

无奈之下,妈妈让儿子背着麻袋,沿路翻找垃圾桶,捡空瓶子卖。

孩子第一天捡完瓶子,直接趴在马路上痛哭。

第二天他们改成卖水,结果孩子一瓶都没卖出去。


双重的“打击”下,孩子终于体谅到父母赚钱的艰辛,下定决心回家要好好读书。

视频播出后,不少父母点赞:“这个办法真棒,我也打算让孩子吃一番苦头。”


可仅仅几天后,剧情就来了个180度大反转。

这位儿子回家休息了两天后,又像从前那样抱起手机玩个不停。

其实,这种“翻车”的案例不胜枚举。

比起捡垃圾,那些体验工地搬砖、池塘挖藕,跟父亲跑长途的孩子都一样,被吃苦受累短暂刺激后,又在安稳的生活里,恢复原样。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提出了“后喻时代”的概念。

后喻时代是指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下,孩子比父母更容易掌握新技能,会出现晚辈向前辈传授知识的情况。

孩子们适应能力强,有一定的分辨力,因此,他们完全能判断出父母设计的“苦肉计”,不过是小打小闹。

这也就不难解释《变形记》里那些富二代,从贫困山区回城后,多数还是老样子。


时代变了,教育理念也需应时而动,别再拿“吃苦”吓唬孩子。

毕竟,现在的孩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唬住的。

读书最好的动力

是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有位医科大学的高级教授曾分享过自己儿子的事。

他们对儿子从小进行军事化管理——主课必须考高分、还要有擅长的体育项目和艺术特产,不能玩游戏等等。

在这种高压教育下,儿子在17岁这年,考入了一所顶级学府。

但任何人都没想到,孩子入学一年后,就沉迷网络,成了典型的网瘾少年。两年后,因为全科成绩不及格,被学校除名。

面对暴怒的父亲,孩子更愤怒地说:“你让我读书,无非是想让我和你一样当教授,可我又不想和你一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这位朋友意识到,他最大的失败,不是儿子的退学,而是没有培养出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高压之下,孩子不把学习视为自己的事儿,所有努力全源自父母的强迫。

而当这个外因消失时,孩子自然不会再坚持下去。

这种方式还有一个更大的害处,就是让孩子失去对人生的规划性,不知道何为目标与理想。

同样是面对厌学的儿子,下面这对父母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豆瓣有位爸爸分享说:

儿子读高一后,忽然厌学,经常偷偷逃课去泡网吧。

他打也打过,骂也骂过,还送孩子去戒网瘾学校,吃了半年苦。

后来,他和妻子在一位心理医生的建议下,试着与孩子对话。

起初,儿子赌气说要打一辈子游戏,之后又说想成为游戏开发员,过了几天,儿子又说想成为自由职业者,写写小说,画画漫画。

每一项听来都不靠谱,但这位父亲还是耐心地引导,他对儿子说:

“你想开发游戏,就得学习编程;你想写小说,就得有文学功底;不管做什么,都得从掌握基础知识开始,都得先进入大学校门再说。”

没想到,这次谈话后,儿子竟收了心,同意回校读书,还和爸妈选定了将来的大学和专业。

如今,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实习。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培养孩子如同造船一样,我们要成为孩子的指路人,而非发号施令的统治者。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引导孩子看清梦想,调动他们的内在驱动力,才是最佳的劝学方式。

想要孩子体谅自己
先让孩子靠近自己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父母:

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们埋头苦干,生怕孩子因为操心自己而分心学习。

他们的口头禅是:“小孩子懂什么,他们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

然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不是长辈的断然命令和晚辈的恭顺服从,而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紧张和复杂的共同精神活动。”

如果总是把孩子挡在生活之外,那就别指望孩子体谅父母的不易。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组故事。

第一个故事里,10岁男孩放学后主动帮环卫妈妈扫地。

他们有说有笑地讨论着一会儿去吃什么,儿子从小跟着妈妈体验生活,乖巧懂事,学习刻苦。


另一个故事里,同是环卫工的妈妈,却被女儿当街殴打。
原因竟然是女儿在向母亲要钱!被拒绝后,便当众对妈妈口出恶言,拳脚相加。

为什么相似的家庭,养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孩子都不是天生就懂得体恤父母。

他们只有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和苦难后,才会对父母心生感激。

没有人生下来就知道生存的艰辛,也没有孩子天生就懂得父母的不易。

给孩子花的每分钱,在父母这里是辛劳的汗水,但在没有参与感的孩子那里,只是一张可以换来玩具的纸。

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比起体谅和感恩,让孩子了解自己更重要。

想让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就得让他们经历和我们一样的生活。

当亲子关系变得融洽,当父母子女真正看到彼此的不易,“教育”这件事才有可能发生

孩子是一颗种子,落入肥沃的土壤总好过埋在贫瘠的土地。

别再笃信“吃苦就能上进”的理念,苦难必须把人逼到绝境,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如果可以,我们更希望孩子在我们的庇护下,循着梦想的光源,靠自我的内驱力前行。

而为人父母的这颗拳拳之心,也需要孩子深入我们的生活,才能感受到。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各位家长一点启发。

和孩子们聊聊未来,也和孩子们说说自己,让亲子关系在良性互动中,成为孩子梦想的桥梁,也成为父母避风的港湾。

END

作者:知子花,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