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12岁贵州男孩沉迷游戏,爸爸终于忍无可忍,竟然这样做....

2022-11-28发布于上海

关注


“你自己砸手机,还是我砸?”


这是一位爸爸问儿子的话,只因爸爸发现留守在老家的儿子开始沉迷手机游戏了。


为了让儿子长教训,爸爸摔完手机又捡了块砖头,命令他把手机砸了。


面对爸爸突然爆发的情绪,儿子瞬间蒙住了。


他服从地接过砖头,默默地砸向手机,一下、两下、三下……屏幕玻璃碎了一地,孩子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


在后续的采访中,爸爸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妥当,但也只是想吓唬吓唬他,反正也要给他换新手机。



我却觉得孩子需要的不是新手机,而是被看见的理解。


在爸爸眼中,孩子不学好,但爸爸不曾想想一个留守儿童,在最需要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年纪,他拥有的却只有手机。


而爸爸看不见孩子的落寞与委屈,只是粗暴地碾压孩子的痛苦,孩子的顺从何尝不是情感上的绝望。


有网友说:孩子以后会乖的,但他也不会笑了。


因为用吓唬的方式教育孩子,结果可能与父母预期的不一样。




01



不是所有孩子,能理解吓唬的真实意图


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刘涛饰演的妈妈苏醒让儿子回家写作业,毕竟他也玩了很久。


一开始妈妈破解利害,好说好商量,希望儿子自觉回家,但儿子不为所动。


为了让他听话,妈妈开始吓唬他:你不回家,我就不管你了,你自己在外边讨饭、流浪,别回家了。



没想到儿子态度强硬,不回就不回。


在气头上的妈妈往前走几步,想用离开再次吓住他,结果一扭头的工夫儿子却不见了……


剧情的结尾,出走的儿子恰好被爸爸发现,最后抱了回来。


而现实中,太多家庭就因为父母的吓唬,孩子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行为,最后吓住父母。


从发展心理学上,8个月的婴儿就能解读养育者的表情,判断自己的行为方向。


这意味着,孩子并不能分清吓唬背后,父母负面情绪的真实意图。


特别是一些父母喜欢将“不要你了、扔给别人、你不如去死”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孩子真的会信以为真。


因为对毫无判断能力的孩子而言,父母的话就是真相,被爱就是存在的意义。


父母越吓唬,孩子越相信,最后的结果越容易后悔莫及。




02



吓唬有效果,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有一个小男孩三番两次往楼下扔玩具,妈妈为了阻止他,找了名演员充当楼下邻居吓唬他。


这名“邻居”头上裹着带血的纱布,进门便凶狠地问:谁扔的玩具,跟我走?


妈妈也在旁边附和:赶紧跟人家走,去警察局或者带叔叔去医院检查,看你还敢不敢。


孩子被吓得瘫坐在地,痛哭流涕地保证:再也不敢了。



我相信孩子一定不敢了,但他未必知道自己错在哪,只是有了被父母抛弃的恐惧。


这种恐惧对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的孩子来说,是整个世界的崩塌。


《儿童恐惧心理学》曾指出:恐惧情绪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处理恐惧情绪的能力。


也就是说,孩子年龄不同,对恐惧和在意的事物也不同。


当父母利用超过孩子年龄与认知的事物去吓唬他,吓唬的确会有效果,但这更多是孩子对恐惧的无助,趋利避害的选择,并非是万能药水。


一些吓唬处理不当,最终影响的是孩子内在安全感的建构。




03



吓唬孩子,容易引发亲子间的对抗


福建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新闻。


17岁的少年乱花钱,父亲教育无果,父子俩起了冲突。


见自己打不过儿子,父母叫来警察调解,本以为就是说和家事,结果少年挥舞着缠有铁丝的竹竿和三角刀砍向了警察,导致其中两名警察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先不说孩子的罪行,他为何连父亲和警察都敢动?


后续调查才发现,父亲在他小时候总用暴力吓唬他。


父亲还时不时将“警察把你带走”挂在嘴边,导致孩子真的以为会被警察带走。



当下的这一幕,不过是他幼年时期特殊刺激条件下的过激反应,却为他人生带来巨大污点。


《重新定义父母》书中曾指出:总处在惊恐不安的环境中,长期的压抑、恐惧、委屈,会让孩子身体本能地根据当下状态出现对抗、逃跑、木僵三种状态。


幼年期的孩子面对父母的吓唬,可能表现出呆板或哭闹。


等童年期时,孩子会用磨蹭、拖拉、沉默等隐形方式对抗父母。


而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则会用吵架、厌学、玩游戏、离家出走、自杀自残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也有些孩子没有显性表现,但他们精神负担重,性格胆小怕事,也很影响未来人际社交和生活。


吓唬孩子可能会带来预期的效果,但也可能为孩子带来不良后果。


想要出发点和终点一致,方式比形式更重要。




04



除了吓唬,父母还能做什么



让孩子意识到错在哪,才能保证不再犯


父母想让孩子意识到犯错,直接告诉他错在哪就好。


这位妈妈做法就很好。


当他发现孩子乱按电梯,便带着孩子走楼梯,要求他一家一户地问候和道歉。



孩子一步步走楼梯有多累,他就能意识到别人等不到电梯,走楼梯的辛苦。


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也知道如何改正,而后才能自发地做出正确的行为。


这种方式不会破坏孩子身心成长,反而利于他同理心、公德心的培养。



对年幼的孩子,只需告诉他该做什么


年幼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无法体会一件事是因果联系。


父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


比如,到了洗漱睡觉的时间,我们就告诉他“我们该洗漱睡觉了”就好。


孩子一开始也会排斥,但我们温柔而坚定地强调,就是在帮孩子构建内在的秩序感和安全感。


孩子有了良性的体验,就愿意配合父母形成好行为和好习惯。



引导孩子预见事情的后果,更有警示作用


义乌有个男孩总是偷拿超市游戏卡,后来居然发展到自己拿还带着同学一起偷。


妈妈教育无果后,把他带到警察局,让警察看着处理。


警察除了让孩子写100字保证书,还带他参观关押犯罪人员的地方,让孩子知道了不良行为的落脚点在哪。



孩子无法像成年一样,对犯错的后果有情绪的预判。


当孩子有了不良行为迹象,直接让孩子看见行为的后果。


孩子深刻理解了其中的因果联系,这种警示的影响就能劝退孩子的恶习。



父母的威严震慑,在于日常的以身作则


成都有位爸爸领儿子去吃自助餐,儿子不断往桌上拿食物,爸爸一边教育他吃多少拿多少,一边将多余的食物送回去。


结果,儿子趁爸爸离开时,将食物倒进垃圾桶,还说谎自己吃完了。


爸爸回来发现垃圾桶里的食物,他并没批评孩子,只是捡回来放在盘子里继续吃。


儿子被这一幕震惊了,他哭着认错,让爸爸别吃了,太脏!


爸爸趁机教导他:不是每个人都能吃饱饭,当我们能吃饱时,不能浪费食物。



真正的威严不是让孩子害怕、紧张,而是让孩子觉醒和受益。


我们以身作则的示范,让孩子看见遵守规则的好处,孩子变得越来越好,父母再要求什么孩子都愿意信服。




05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瑞克斯曾说:教育到最后,不是为了“赢了”孩子,而是为了“赢得”孩子。


两者看似都是为了孩子“知错改错”,但其中的善意与恶意只有孩子能体会。


所有的教育本质都建立在“爱与规则”的基础上。


只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可以犯错,父母依然爱你。


孩子有了被爱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他才会相信自我,相信他人,与世界友好相处。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作者:陶若素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