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女孩被“骗”进北大,她父母的教育方式,绝了!

2023-02-24发布于河北

关注

01
在网上看到一段特别有意思的小视频,里面的主角是一位毕业于北大医学院的女孩。
她说,自己是被父亲“骗”进北大的。
原来,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她:“家里在五指山下埋下了一大箱黄金,等你18岁了,爸就带你去挖,全都是留给你的!”
为了有资格继承那笔黄金,女孩在别人玩耍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努力,好好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初三那年,她拿到了全市第一名。
这时候她问父亲:“现在我都是全市第一了,现在有资格去领那箱黄金了吧?”
父亲告诉她:“爸爸那么说是为了让你有信心,咱家其实没有黄金,但爸爸在你的身上,看到了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
小孩子太天真太好骗,但父亲的话非常有道理。
我想,女孩身上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自信和努力。
02
不过说实话,虽然从结果看,父亲对女孩的教育很成功,但我并不太赞成告诉孩子家里有黄金、自己其实是个富二代这样的方式。
这样的“骗术”有点小儿科,除非孩子特别小或特别天真,否则可能根本不信。
另外,让孩子知道家里有黄金,还可能会产生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觉得自己不用再努力了,反倒不去好好学习。
记得有个搞笑段子说:我偷偷把同桌手机里我的号码名称改成了“爸爸”,上课时发短信给他:“孩子赶紧回来吧,咱家中了一千万!”同桌看了以后站起来就往外走,班主任问他干嘛去,他头都没回!
看看,告诉孩子家里有钱,孩子的“自信”倒是有了,却达不到让孩子努力学习的效果。
而且,当有朝一日孩子知道了那是假的,从希望变成失望,可能更难以收拾。
所以,这个办法最好不要照搬。


03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自信心的培养确实至关重要。
孩子如果心理自卑、行动怯懦,对学习、对生活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的母亲的做法特别好。
陈建功曾经在文章里介绍,自己小时候家境较差,偏偏还在一个高干子女云集的学校读书,心里充满了自卑。
班里高傲的女同学穿着雍容华贵的羔羊皮大衣,自己的裤子穿短了还要接上一截。
他把这些心理写到了日记里,妈妈看后,和他进行了一番对话。
他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处处不如别人,觉得即使是和同学比,也应该是“比读书,比学习”。
陈妈妈笑了,说:“这当然不坏。不过,慢慢你就明白了,读书、学习也不是怄气的事,干嘛老想着‘比’?你得学会把读书、学习、思考、创造,都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我这话你大概理解不了,以后再说吧!”
应该说,陈妈妈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从小就对生活、对学习、对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也让孩子真正找到了自信心。
真正给孩子讲清楚道理,显然比用“欺骗”的方式好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陈建功最后也是上了北大。
04
当然,任何人考上北大,都不可能只是靠父亲的一句忽悠,靠母亲的一番道理。
除了父亲用家里有黄金这样的“谎言”给女孩树立自信,女孩在视频中提到的其他方面,也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父亲的语言天赋。
她父亲年轻的时候语言天赋很厉害,家里有很多英语书、词典啥的。
当年,他父亲取得了保送北京语言大学的资格,只是后来放弃了读书而选择创业。
这从另一个侧面能够说明,孩子先天的遗传可能不错,家里的文化氛围也不错。
二是妈妈的教育。
女孩说,妈妈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但一定会给她买书。
而且女孩还非常感慨地追了一句话:“她是真打我呀!只要我不写作业,就摁在地上打。”
看来,女孩不但有一个有才华、会“骗人”的爸爸,还有一个严厉的“虎妈”。
据陈建功说,自己当年本不想考大学,之所以考了北大,也是被妈妈逼的。
而当他长大成人之后,也明白了“妈妈的啰嗦,真是伟大的啰嗦。”


05
在以前的文章里曾经专门讨论过,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考上清北。
我的结论是,必须要天资加上努力。
以一定的天资为基础,加上后天的努力,才能够取得傲人的成绩。
当然,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不是为了让他考大学、上清北。
每个孩子的先天条件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后天机遇也不一样,不见得每个孩子都能成功,都有过人之处。
正如陈建功的母亲期盼的那样,我们逼着孩子努力,考大学,只是希望孩子能活得明白、自信、充实。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告诉孩子人生的道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对孩子施以适当的压力,让孩子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这是我们每一个父母最需要做的事情。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