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如果能为孩子“定制人生”,你愿意吗?答案真的很残酷!

2023-04-07发布于北京

关注

         “手机放下,快点吃饭,吃饭不要看动画片!”



“都几点了,你怎么还不起床?是不是又玩游戏睡晚了?”



“和你说过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去,说了几遍了,就是不听!”



“能不能收拾收拾你的屋子,简直乱得像垃圾场!”



“早就告诉过你,你不听!吃亏了吧?满意了?”

这些话是不是经常在生活中听到?这些话往往不是说给没有自理能力的小孩子的,反而是长大了的孩子,可以说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控制欲过强。


孩子想穿这双鞋,你说今天可能下雨,不能穿这双,换一双。


孩子想吃蛋糕,你说蛋糕热量太高,不如好好吃饭。


孩子想学画画,你说没有用,逼着孩子去学钢琴。


对于家长来说,容易产生的育儿误区,就是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孩子的生活。

相信很多家长看过电影《囧妈》,电影讲述了徐峥扮演的伊万和60岁的母亲,长达六天六晚的火车之旅。


旅途中因为两人的想法和观念不同,产生了很多的分歧。


比如一起吃饭,妈妈一直让他吃红烧肉,但剩最后一块的时候,又不让他吃了,说他太胖了。


同时说出了那句隐藏心里许久的话:


“我要控制你。”


就连在火车上,妈妈随时随地都在给徐峥喂食,最后来徐峥不耐烦,直接把妈妈的小番茄扔出了窗外。


妈妈在车里流着泪说:


“妈妈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你好。”


听完,儿子却对母亲说出来了这样一番话: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在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的儿子,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难道你没有发现,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儿子吗?”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错误在于,觉得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们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自认为美丽的图案。所以很多人会给孩子规划人生,将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全部倾注于孩子身上。


但,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如果一个人连选择权都没有,都在按别人的意愿生活,那还是他自己的生活吗?


曾看到微博上一个视频《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在这个长达15分钟的视频里,博主几乎以2.0倍速的语气倾诉了父母对自己生活的诸多管控。


其中包括:


1 主动帮忙。博主忍受不了父母,自己独立出来居住,但父母还是经常来给自己新居做卫生。


2 肆意指责。对博主新居处处不满,比如物品不归位,衣服不收,买的家居用品不合适。


3 不容拒绝。博主拒绝父母帮忙,反被父母说成是白眼狼,“累成这样还不是为了你,你还不满意,真是白养活你了。”


我们可以感受到博主被逼迫的窒息感和极度需要吐槽的迫切感。在父母眼中是自我牺牲的奉献,到孩子这却是令人窒息的监控!


父母的控制欲,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人生。


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一、影响亲子关系


很多父母对孩子倾注了非常多的关爱,但会不知不觉陷入控制孩子的状态中。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高压下,越发的叛逆,缺少判断力,反抗父母,只要是父母的要求一概否定,不管是不是有利于自己的。


二、孩子渐渐没有主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控制欲过强,那么孩子的想法就会因一次次的与父母产生冲突,进而一次次的跟父母妥协。在这些被迫妥协的过程中,孩子们真实想法慢慢的被父母的想法掩盖,会让他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在人际关系上,这类孩子始终会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因为他们竞争意识弱,不会自主思考和独立做事,容易缺乏安全感、过分顺从。


三、不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父母的控制欲强会导致孩子容易焦虑、退缩等问题出现,缺少自主思考的能力,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容易发展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孤独、压抑、自卑,遇事唯唯诺诺。一旦自己的情绪没有合理的方式表达,有些极端情况下孩子可能会用暴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为你好”成为“这样做”,“我爱你”成为“听我的”。父母的爱与关怀就变成了控制欲,也为孩子系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锁。


其实,真正的父爱母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热门综艺《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这样的: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吗?

黄执中的一番话,揭示了所谓“完美人生”的本质:“什么是完美人生?那就是在人生的时时刻刻,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权。”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请家长们适当的放手,让每个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一、尊重孩子,适当放手孩子成长


伊能静曾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和儿子的一次吵架:


哈利想学剪辑,伊能静想让他学编剧,这样自己也能为儿子提供一些资源和机会。


但哈利却拒绝了,他表示:“你用你知道的事情来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的未来你又没有去过。”


听到这段话,伊能静如梦初醒,再也不干预儿子的任何决定,而是尽全力地支持他。


孩子三岁左右,自主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渐渐的懂得了“我”的含义,也会想在父母面前展示自己,这时候我们对于他们的个人意愿,正能量的事情可以予以采纳,从而提升孩子的积极主动性;而对于孩子错误或者知识的盲点,要引导孩子去学习正确的知识点,从而帮助他们提升自己。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规则意识


当孩子主动地尝试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主动地放手了,当孩子自己去尝试过成功和失败,他们学会了如何把握一件事情尺度,锻炼他们独立承担后果的能力,从而获得宝贵的经验。


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代表放纵孩子。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定不同的规则,让孩子逐渐的了解到自由和规则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相对自由的空间下,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三、父母做好自己,才能为孩子提供明智的爱


董卿在《面对面》中说过: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很多时候,父母无意识的控制,来自于对自我的放弃,此时控制孩子,成为他们找回自我的途径。自己喜欢的,让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不让他们做。想要解决这种情况,就要让自己从孩子身上抽离,去过独立的人生。


当父母失去自我,成为孩子的依附时,又如何能教养出独立的孩子?只有父母先成就自己,才能为孩子提供明智的爱。


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走向别离。如果真的想要孩子独立行走,请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就需要注重教育方法。教育是一门学问,让我们一起并肩前行!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