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奶奶数落妈妈,9岁儿子霸气维护:孩子再小,也懂得保护你

2023-08-17发布于上海

关注

作者| 天涯海角


最近,看到一个祖孙俩对话的视频。


奶奶当着孙子的面数落儿媳的不是,但孙子怼奶奶的话也很解气。


奶奶对孙子说:以后你妈妈挑你老婆的毛病,比我挑她的毛病还多。你看她吃饭挑食,晚上还要去点外卖。


(图片来源:微博打鱼晒网)


孙子立马反驳奶奶挑毛病,张着个大牙就乱说。


奶奶却让孙子不要惯着妈妈,但孙子说:“是你先惯你儿子的。”


奶奶当然偏向儿子:“我儿子挑不出毛病啊。”


孙子反问:“抽烟,玩手机,那个不是毛病?”


然而奶奶觉得儿子不吃零食,不点外卖吃,比儿媳强多了。


孙子回怼:“她点怎么了?”


奶奶解释这些毛病不好,还是要正常的吃饭。


孙子告诉奶奶:“那你先管好你儿子再来管我妈。”


本来都到这份上了,奶奶闭嘴就算了,结果又把孙子的外公外婆搬了出来,嫌弃外公外婆没有教育好他们的女儿。


孙子说:“是你没有教育好你儿子。”


原本婆婆对儿媳有意见也正常,你去跟你儿子沟通也行。试图挑拨孙子和他妈妈的关系,把问题引到外公外婆那里就有点过分了。


但孩子小小年纪没有被奶奶带偏,思路很清晰实属难得。


网友们纷纷夸孩子:真是护妈妈的小英雄。



虽然不知道视频里的奶奶是不是在逗孙子玩,但现实中这种话不见得少。


但关键时刻,孩子小小的身体里竟然迸发出大大的力量,拼命力挺和保护妈妈。


孩子的保护欲和对我们的爱,远远不止我们看到的。


与其说我们给了孩子生命,不如说是孩子在天上挑选了我们。




01



有孩子撑腰,是父母三生有幸


还记得那个为救妈妈,20天增肥80斤的7岁女孩吗?


女孩名叫赵文涵,她的妈妈被诊断出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


但中华骨髓库没有适合的配型,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妈妈也写了遗书。要想活下去,小文涵就成了唯一的希望。


听到这个消息时,父母并不想连累女儿,但小文涵坚定表示:“一定要救妈妈!”


可她只是个孩子,体重未达到捐献体重指标。为了尽快救妈妈,她拼命吃饭,20天内增重到80斤。


(图片来源:微博现代快报)


虽然抽血、各项检查、连续6天打促排针、抽骨髓都让她都崩溃大哭,但她救妈妈的心没有变。


最后,妈妈顺利接受了手术,小文涵成了妈妈的保护神。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无条件爱孩子。实际上,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真正“无条件”的。


他们怕别人抢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不吝啬留给父母。


他们怕黑,但是父母遇到困难时会第一个站出来保护。


孩子也在用爱回报我们,只不过我们有时候觉察不到罢了。


生活中,这样的小天使很多。


爸爸因为截瘫只能坐在轮椅上,2岁多的儿子也经常帮忙推爸爸。


有一次爸爸在下台阶时,儿子为了防止爸爸摔倒用自己的头顶着爸爸后背。


(图片来源:微博华龙网)


妈妈路上差点被车撞还遭司机辱骂,6岁女儿虽然也很害怕但霸气护妈要求司机道歉。


(图片来源:抖音大象新闻)


小小年纪就知道保护妈妈,这是很多大人都比不过的。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对父母的爱往往超乎你的想象。


父母所有的付出,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虽然不会说,但他们会随时像一贴暖宝宝,暖热父母的心。


也许他们不懂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的含义,但是他们明白自己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所以,即便力量微薄,他们也为了父母冲在前面,保护父母不受伤害。


作为父母,养出为自己撑腰的孩子,简直是三世修来的福气。




02



没有感恩,谈何保护


有些父母埋怨孩子冷漠,关键时刻只考虑自己。


其实,孩子不懂保护父母,是因为孩子不懂感恩。而孩子不懂感恩,大多是父母的原因。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觉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


因为被父亲没收手机,儿子直接拎菜刀威胁父亲。


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某居民楼的阳台。


原来,这个男孩沉迷游戏,父亲说了也不听,于是一气之下夺走了他的手机。


没想到,儿子竟然拿出了菜刀与父亲对峙。


(图片来源:微博新浪广西)


幸好,父亲趁男孩出刀时顺势将刀夺下。


据知情人说,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父亲平时太惯着孩子了。


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往往是父母首先出了问题。


父母纵容孩子,孩子便以此为筹码和父母谈条件。


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容易陷入棘轮效应。


所谓棘轮效应,最初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养成了溺爱孩子的习惯,答应孩子容易,拒绝孩子就难了。孩子一旦形成依赖,便只会在意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那一部分。


试想:一个对自己的父母拿刀威胁的孩子,长大后怎会有感恩之心,又怎会保护父母?


除此之外,父母只会满足孩子,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关爱自己的机会,时间长了孩子也麻木了。


比如孩子在母亲节想要送妈妈礼物,妈妈应该开心,因为孩子知道爱妈妈了。


但如果妈妈说自己一点也不喜欢,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一位妈妈看到儿子送的花没有惊喜,而是埋怨买花一点都不实用,过两天就得扔掉,让儿子退回去。


(图片来源:微博头条新闻)


虽然妈妈表示:“送的人开心,接受的人更开心,那才是真真正正的礼物,妈妈需要什么会跟你讲的。”


但是那样,孩子就没有表达情感的机会了。


看到儿子很委屈,哭得很伤心时她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错。


不过,看到评论区的网友都在指责她,她也反思了,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做法。


的确,就像网友所说:你以为你很有道理,你认为你拒绝的是一份浪费,其实你拒绝的是一份爱。”


自己挑选礼物的心情被破坏了,任谁都会难受。


说实话,父母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是面对孩子的反哺就表现得很让人扫兴。


他们觉得不让孩子乱花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回应。


可是等孩子长大,即使你正好需要孩子关心和保护,孩子却不敢、也不会心疼你了。




03



激起孩子的保护欲,要舍得用孩子


《被讨厌的勇气》里说: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的能力对别人有所贡献。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有些父母甘愿为孩子做一切事情,不舍得用孩子。


实际上,孩子只有觉得自己对他人有用时才有价值感。


所以,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用孩子。



1.让孩子做家务


有些父母平时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却唯独忘记了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其实,孩子的劳动能力如何才是一个人真正优秀与否的基础。


山东威海,一个11岁男孩特别喜欢干家务,四年级时能自己包饺子。


有一次为了要在家招待同学,他询问妈妈如何开煤气,调味品放在哪里。


当妈妈下班回家,得知儿子做了4个人的饭,有四菜一汤和鸡蛋饼时,很是欣慰。


(图片来源:微博白鹿视频)


父母让孩子吃点劳动的苦,先从做家务开始,哪怕只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能让他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如果孩子从来不做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父母年纪大了,这样的孩子是指望不上的。


而会做家务的孩子更容易共情父母,懂得感恩,主动替父母分担家庭的责任。



2.学会示弱


演员胡可说:你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少,在孩子面前适当的示弱,才会激发起孩子的保护欲。


很多时候,对孩子而言,做父母的英雄更有成就感。


所以,父母学会示弱,给孩子一个照顾父母的机会。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偷懒,比如可以对孩子说:妈妈手里还有东西,你能提一下垃圾袋吗?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示弱也要弱在点子上,弱在孩子擅长的事情上。


遇到特殊情况,尤其是身体不适或者生病时,更不要逞强。


也许孩子平常有点调皮,但是关键时刻他们也会站出来。



3.接受孩子的心意


有时候孩子总会想着把好东西留给父母,重要的日子给父母惊喜。


而且,他和父母分享时,都带着满满的爱。


有一个7岁男孩放学回家让妈妈闭上眼睛,说要给她惊喜。


只见男孩从书包里拿出了一个橙子,还有放在餐具盒里的两块鸡肉。


(图片来源:微博时间视频)


当儿子说这是偷偷给她留的时候,妈妈很是感动,夸奖了儿子,接受了儿子的好意。


但是也教育孩子遵守学校规定,因为学校不允许将食物带回家。


在孩子心里,他满心欢喜地把好的东西分享给父母,给父母礼物时也期待着父母的回应。


这时,如果父母能接纳孩子的心意,将来孩子也知道如何对待他人的好意。


不管送什么,千万不要轻易冷漠拒绝,而是首先肯定孩子那份孝心。


多年以后,也许孩子不记得送了多少东西,但一定不会忘记父母接受孩子心意的欣喜。




04



教育家冯那斯基说:孩子成为什么样,全靠父母塑造。


同样,孩子对待父母的样子,也全凭父母塑造。


无底线溺爱、纵容、牺牲感强的父母,怕孩子吃苦,结果养出冷漠无情的孩子。


舍得用孩子的父母,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对孩子示弱、接受孩子的心意,结果养出懂得保护自己、为自己撑腰的孩子。


如果说父母的爱是伟大的,那么孩子的爱就是纯粹的。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