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妈妈,对不起!”寄宿女儿一句话惹全网泪崩:内疚感是如何压垮孩子?

2023-10-17发布于上海

关注

作者 | 夕暖




01



“你为什么总不能理解我”

曾在网上看到一则聊天记录,令人十分窒息:



刚读初中的女儿向妈妈哭诉:不想寄宿,想回家睡。



“一到晚上情绪就不好,总会控制不住地伤心。我还是适合晚上回家,像小学一样,我比较能接受。”




图片来源微博乐子人也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女儿的挣扎和痛苦。



可妈妈却觉得“难以置信”,这直接让女儿陷入自我怀疑,内疚感爆棚:



“对不起。”


“对不起。”


“对不起。”


“对不起。”


“你不要哭,我寄宿。”



一连四个“对不起”,懂事到令人心疼。




图片来源微博乐子人也




然而妈妈并没有因此停止抱怨,甚至用自己的苦难,反过来“指责”女儿:



“你为什么总是不能理解我。”



妈妈的本意,或许只是想通过强调自己的辛苦和不容易,让女儿更听话懂事。



这个从小被妈妈灌输“苦难史”,被迫长大的女孩,只能用更“乖巧”的表现,减轻自己的内疚。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所谓“内疚式”教育:



“要不是为了你,我用得着这么省吃俭用吗?”


“你考这点分,对得起我吗?”


“妈妈为了你什么罪都能受,你不要管我,只管好好学习。”


……



很多时候,父母的付出和给予,本应该是爱的表达。



但当这种“付出”变成了“牺牲”,就会过于厚重,反而成了束缚和压力。



父母一句句 “哭诉”,让孩子心底筑起内疚的石头,成了他自我攻击的矛头。





02



“父母的不幸,都是因为我”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梅玲认为,内疚式教育的产生和家长的认识密切相关:



“家长认为孩子由内疚产生的情绪压力会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从短期来看,家长或许可以很快达到目的,但长远来看这种‘内疚式教育’会对良性亲子关系的建立、孩子的行为认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商场上看到这么一幕:



一个大概6岁的男孩看中了商场里的公仔猴,妈妈却不肯买。



男孩不依不饶,又哭又闹。



不料妈妈比孩子哭得更惨,一边哭一边和孩子讲家里多么艰苦,爸爸赚的都是辛苦钱,一个月工资都不够家里吃饭买菜。



孩子看妈妈哭得那么伤心,突然内疚得不得了:“妈妈你别哭了,我不要了,等我长大了要赚很多钱给你。”



一个6岁的孩子,想要一个公仔猴其实是很合理的要求。



可妈妈的突然哭诉让他觉得自己要公仔猴的行为是错的,因为这个行为让妈妈伤心了。



妈妈的目的达到了,但孩子的内心却多了一层因内疚产生的恐惧和悔恨的情绪。



这种情绪堆积久了,就变成了“负罪感”,让孩子感到自己就是这个家庭的原罪,如果不是自己的出生,爸爸妈妈就不会那么痛苦难过。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愧疚诱导”。指的是一方先表示出自己很受伤,诱发另一方产生愧疚感,促使其做出道歉、关心、弥补等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愧疚诱导,尤其是对情侣、家人、亲子最容易起效。



因为家人、爱人、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爱人、亲人的接纳和爱。



这点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尤甚,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所以也就没有能逃过父母“愧疚诱导”的孩子。



说白了,父母就是仗着孩子对自己的爱与依赖,在心理上欺负他们罢了。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法摆脱的精神控制。




03



内疚,让孩子丧失自我


根据心理学家David R. Hawkins能量层级理论,内疚是一种排名倒数第二的低能量情绪。




图片来源图书《大卫·霍金森能量层级理论》



内疚式教育,会让孩子长期处于虚拟内疚之中,从而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其中最大的负面影响之一,便是孩子会因为负罪感而陷入自我惩罚。




图片来源图书《大卫·霍金森能量层级理论》



惩罚的方式,可以是外显的,比如让自己面壁思过,限制娱乐,但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内向投射”,也就是把情绪向内变成攻击自己的利器,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抑郁、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孩子会感激牺牲性父母吗?


图片来源知乎叮咛


网友叮咛说:不会,甚至想要逃离。


在家里,父母有什么好的都紧着她,自己却吃剩的,用旧的。



为了她能学有所成,不惜高价买下学区房,为此爸爸打两份工,妈妈辞去了自己中学教师工作,就为了全职在家照顾她的起居学习。



可妈妈总会强调自己的付出和牺牲。比如,“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以此来控制她。




图片来源剧照《小欢喜》



她也一直默默“迎合”着妈妈的爱,顺从妈妈的意愿,努力让自己乖巧懂事。



可内心却满是煎熬。



她不敢诉苦说,自己压力大,只能躲在公园的角落偷偷吐槽;



考了全校第二,她不敢告诉妈妈;



不爱吃核桃,却只能强忍着反胃吞下去……



邻居们都说,妈妈养了一个乖孩子,可只有她知道自己的内心已经压抑到快疯掉了。



“我无数次在桥上徘徊,想要跳下去。”


图片来源剧照《小欢喜》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一切都为了孩子,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让他背负这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一旦愧疚感爆满,无处释放的时候,孩子可能会通过逃离或自我伤害的方式来释放。



因为除了这样,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改变,唯一的做法就是消灭掉自己这个“烦恼源”。




04



不要带着“牺牲感”养孩子

心理学家武志红表示:



“心理不平衡的付出者,为了要公平,会渐渐的变成索取者。”



所以,不要带着“牺牲感”养孩子。



听朋友说,学生时代每年暑假都会被送去奶奶家一段时间,每次到吃饭时间她就很焦虑。



因为奶奶常说:“平时,我自己熬锅粥就够喝一天了。你一来,我要一早起来买菜、做饭,忙活半天,你还不好好吃,对得起我这么辛苦吗?”



以至于她每次吃饭都满怀愧疚,因为记挂奶奶的辛苦,不敢有任何挑嘴,明明不爱吃的菜,也得假装吃得津津有味。



每年最怕的就是去奶奶家。



其实她无数次想反驳一声:“不想做就别做啊,我又不是非要吃,喝粥也行的。”



可大概率会被骂“白眼狼,白疼你了。”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带着强烈的牺牲感,就会忍不住希望得到回报,孩子也会因此背负压力。



我们在强调付出的背后,其实是希望孩子能够珍惜,能够看到父母的期待。



那怎样做,才不会让孩子背负内疚感成长呢?



逼自己去拎清,在做一件事前先问问自己:我为孩子做这些,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到底会不会觉得委屈?



如果是,宁可不做。



儿子两岁多,有段时间很不爱吃饭。我总会费尽心思地给他准备,可他还是不买单,没吃两口就说饱了,不吃了。



气得老母亲想原地爆炸。



事后我常常会反问自己:



变着花样准备一日三餐是我自愿要做的吗?到底是在为谁?



我第一反应就是,当然是为了孩子。要不是为了让他吃更多,长更高,更壮。谁愿意这么累死累活地下厨。



可当我想要罢工时,以后再也不给他煮了,爱吃不吃,长不高就长不高。



心底的声音冒出来了,“不好吧,男孩子还是的壮点、高点。”



其实,这就是症结所在。是父母的期盼,而不是孩子的要求。



不换着花样煮,孩子本身也没有怨言,少吃一口,也无所谓,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希望他能吃得更多些。



孩子并没有要求父母为他牺牲,只是我们为人父母生出了更多的期待和幻想,甚至愿意为这份期待做出牺牲。



当我们在为自己的期望买单时,也就不必让孩子背负内疚。



所以,父母觉得委屈,那就降低自己的期待。



期待降低了,牺牲感少了,就不会去绑架孩子。



逻辑理清了,父母才不憋屈,孩子才不内疚。



卢梭曾说:“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讲道理和刻意感动。”



对孩子而言,父母不做、少做都比带着委屈抱怨做要强。



为孩子好,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但如何避免把这种爱变成孩子的负担,则是每一个父母都要修炼的重要课题。



愿父母都能明白:爱,不是把牺牲挂在嘴上,化成“内疚感”烙印在孩子心上,而是彼此成全。



共勉。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