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9发布于上海
作者 | 夕暖
带孩子出门,孩子玩得停不下来,怎么喊都喊不走,怎么办?
相信很多父母都用过这招:恐吓孩子“你再不走我就走了”,然后假装离开。
这招几乎是屡试不爽:孩子肯定是立马丢下玩具、抛下同伴,小跑跟上。
效果是立竿见影,然而真的好吗?
最近,浙江一对父母采用同样的方法,想让9岁女儿“长教训”。
当天下午,女孩和父母乘坐航班从呼和浩特到达宁波,因在行李转盘处贪玩,竟被父母“丢”在机场。
随后,民警联系上女孩父母。
令人意外的是,女孩父母当时已经离开机场,且不打算来机场接回她。
“做规矩、不听话、让她长记性。”
直到民警对父母的“丢弃”行为进行了批评。
父母才勉强折返、将女孩接走。
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以教育为名,行恐吓孩子之事。
有的是制造恐怖氛围,比如“关小黑屋”;
有的是制造“敌人”,比如“叫警察来抓你”、“被大灰狼吃掉”;
有的是营造被抛弃的幻觉:“不听话把你卖了”、“扔掉你再养一个听话的”;
……
这样的话语不断地从父母嘴里说出来,却像重锤一般击中孩子幼小的心灵,恐惧笼罩下,他们丝毫不敢再有任何不听话的举动。
可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不会被吓“乖”,只会被吓“坏”。
因为这些看似奇效的“杀手锏”,却会让恐惧在孩子心里扎根,甚至可能让孩子痛苦一生。
恐吓式教育,催“熟”了孩子
浙江台州一位爸爸因为儿子不写作业,竟然在深夜把孩子带到墓地,拿走了他的鞋子,让孩子在太公的坟前罚站反省。
不仅如此,还堵在下山的路上,不许孩子下来。
图片来源于微博人民网
这样的举动,实在匪夷所思。
一个孩子,大半夜被爸爸丢在坟地,四周黑漆漆、阴森恐怖,想到这个画面,大人都戚戚然,更何况是孩子。
也许孩子以后会乖乖听话、做作业,因为一旦不乖,那个被抛弃在坟地的惩罚也许将再次发生。
心理治疗专家彼得莱文博士曾说:“伤痛和恐惧是一对孪生姐妹,是人生命中两个主要的杀手。”
不是孩子太过脆弱,只是恐惧太过深刻,像一个黑洞一般,多少安全感也难以填满。
心理学上,曾有一个关于恐吓对幼儿影响的实验。
1920年,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找来九个月大的宝宝——小阿尔伯特,让孩子与很多毛绒玩具,建立亲密关系。
等到11个月大时,华生送给小阿尔伯特一只白鼠,孩子立马喜欢上了。
但每次抚摸小白鼠时,他的脑后就会传来巨响,那是实验人员故意制造出来的。
阿尔伯特被吓得抽搐。
图片来源于微博小艾伯特实验
可是他无法抗拒内心的喜欢,仍忍不住抚摸小白鼠,这时又会听到巨响,一连三次,小阿尔伯特终于对小白鼠产生巨大恐惧,哭到昏死过去。
后来,他一看到小白鼠,就控制不住地尖叫,同时对一切带毛的东西,甚至圣诞老人的胡须,都恐惧不已。
一个随意之举,一句无心提及,也许就成了孩子一生的恐惧。
《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中,有句话:“威胁、恐吓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最恶性的软暴力,也是一种最可能产生恶果的教育和沟通方式。
它留给孩子的是无尽的恐惧,哪怕有一天谎言被拆穿,孩子心灵上的创伤也不会愈合。
因恐吓而变乖的孩子,不是真的懂事了,而是害怕了、沉默了、妥协了。
他的乖顺,以压抑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代价。
他的懂事,以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为代价。
被吓坏的乖孩子,只是一个被迫成熟、伪装得乖巧的“精神病人”。
比恐吓更有效的,是鼓励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
“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想让一个孩子做得更好,就要让他感觉很糟。”
父母的恐吓,除了会让孩子感觉到痛之外,感觉不到任何爱。
教育不是让孩子在恐惧中任由父母“摆布”,而是在正向引导下让孩子学会听话。
江苏南通一名10岁男孩在工艺品区域玩耍时,不小心摔碎了一个价值1400多元的盘子,
孩子直接当场被吓懵了。
幸运的是,父母并没有急着责骂孩子,而是第一时间选择为孩子的“失误”买单。
这位爸爸说:“想借此鼓励孩子,敢做敢当。”
其实,孩子犯错是常事。对他们来说,犯错也正是成长的好时机。
而这个过程中,父母给与什么样的引导和教育,才是孩子能否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助力成长的关键。
钟南山院士曾说父母对他的教育影响最大,尤其是在自己犯错时,一句“南山,你先自己好好想一想”,说完就会离开房间,给了孩子反思的机会和空间。
他说,每当自己认为要遭到惩罚的时候,父亲的这句话就像是一股力量,这股冷静平淡又促使了自己重新认识错误。
这种懂得保护孩子自尊心,正面管教,引导孩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教育智慧,才是家长们应该学习的。
当得到正面引导、鼓励,孩子才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不管是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犯下错误,家长的教育和引导,目的应该是唤起孩子“自尊、自重、自爱”的意识,引导他主动思考、反省,从而逐渐形成自觉性、自制力。
多一点耐心,关注孩子内心世界,和孩子好好沟通,增进了解,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更有效的地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这样的教育能够带来长远正面的效果,让孩子受益终生。
不恐吓,也能教出听话的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中,把家长分为两类:园丁和木匠。
木匠式的父母,希望孩子严格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发展,要听自己的话。崇尚恐吓式教育的父母,就是这一类。
而园丁式的父母,会创造一个适合花草树木生长的环境,维持小生态系统的平衡,不过分干预。那些出乎意料开出的花朵,就是园丁工作出色的表现。
教育时一场修行,不要贪图一时省力,去做擅长恐吓的木匠。而是顺应孩子天性,做不怕麻烦的园丁。
(1)用正向引导代替负面恐吓
简·尼尔森说: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不用负面信息恐吓他,而是用正面信息引导他。
比如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不说“再不写我就把你作业本撕掉”,而是替换成“赶紧写完,可以多看会电视/多玩一会……”
用正面的、积极的行为承诺,代替负面的恐吓,可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们主动接受建议,乖乖完成家长预期中的行为。
(2)用规则,规范孩子行为
网上有一位妈妈,为避免儿子沉迷游戏,与他签订了一份《协议书》。
双方约定,儿子完成作业后,周一至周四可以玩20分钟,周五可以玩30分钟,周末全天不得超过1小时。
当孩子某些行为与家长意愿违背时,也许他们并非故意与家长作对,而是没有被规则、规矩约束,所以才肆意妄为,不好管教。
制定规则章程,有助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促进孩子养成好习惯。
身为父母,每个人都想为孩子打造一座花园,而不是一座牢笼。
这就要求父母,做园丁,而不是木匠。
给孩子坚定的支持,而不是吓唬的威胁。给孩子无条件的信任,而不是有条件的约束。
让孩子在阳光下成长,而不是在阴影下惶恐。
那个被爱的孩子,内心才能更加充盈,才能无畏风雨,静待盛放!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