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最舒服的亲子关系,是可以经常说“废话”

2023-10-19发布于北京

关注


前几天,有个朋友抱怨起自家的孩子。

她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和她就进入了“无话可说”的状态。

我问她平时都和孩子聊什么。

她无奈地说:

“就聊他的学习啊,学习以外还有什么好聊的?毕竟他是个学生啊,闲聊其他不都是废话吗?”

她话音刚落,我就意识到问题所在。

亲子沟通中,家长们最缺的,往往是和孩子说“废话”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大部分父母和孩子的交流,除了问学习,剩下的就是说教,聊天的目的总是十分明确。

所以父母既不愿意听孩子的“废话”,也不愿意和孩子闲聊。

实际上,聊废话的好处,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父母多说“废话”
养出的孩子更聪明

第一个研究,来自芝加哥医学教授达娜·萨斯金德。

她致力于研究孩子早期接触的语言数量,是否会对其大脑构造和发展产生非常不同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性格塑造。

经过30年的复杂研究,她发现:

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的好坏,反倒是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决定了孩子日后的社会表现。

因为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促进孩子大脑神经元的发育。

也就是说,父母会聊天,孩子会越变越聪明。

韩国有一档真人秀访谈节目《英才发掘团》,主要记录民间一些高智商高能力人才,通过追踪他们的日常,来发掘这些人“优秀的根源”。

其中有一个叫卞艺潭的小男孩,虽然只有3岁多,却表现特别出色。

他不仅能叫出各类恐龙的名字,很多深奥的科学现象他也都能解释出来。

并且,他的词汇积累也很多,可以独立阅读绘本。

节目组还对艺潭做了专业测试,结果显示,他的语言理解能力达到了99.9分,远远高于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

而艺潭的优秀,其实是父母用心浇灌的结果。

他出生不久,父亲每天晚上都会花半小时或一个半小时,雷打不动地给他读故事书,和他互动。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艺潭就成了小话唠,总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但父母从不嫌他烦,反而总是耐心陪他闲聊。

也就是在这些海阔天空的闲聊中,艺潭不仅丰富了词汇量,理解力、好奇心、想象力、表达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父母的语言》一书也指出:

“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

所以,别再觉得“废话”毫无价值了。

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最好的健脑药,更是孩子成长的助燃剂。

看似微不足道的闲言碎语,正在拉开孩子与孩子之间差距。

父母会说“废话”
养出的孩子更上进

第二个研究,来自儿童心理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

他们追踪调研了不同阶层的家庭,结果发现孩子表现优异的家庭都有种相似性。

但共性不是优异的经济条件,而是孩子在家庭的影响下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

这些家长,尽管经济地位不同,但是都会温和地和孩子闲聊,跟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动。

互动时的愉快体验,会给孩子的心理注入能量,让孩子努力向上。

在一个乡村院子里,有个男孩,总是有很多奇思妙想,他的妈妈从来没有打击他、否定他,还总是陪着他闲聊。

有一天,男孩指着月亮,兴奋地说:“我要到月球上去!”

妈妈为儿子的想法大吃一惊,但还是默默听完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

末了,妈妈还笑着说:“到月球上去,很好啊,但你要记得回家吃晚饭哦!”

多年以后,男孩成了第一个登陆月球的美国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和孩子闲聊,“说了什么”固然重要,但“怎么说的”更重要。

看似可有可无的闲聊里,恰恰蕴藏着不动声色的力量家庭指导师刘称莲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中,写过一个故事。

有位爸爸偶然间发现儿子的裤子里,藏有很多传情达意的“小情书”。

他若无其事地把裤子放回原位,假装不知道这件事。

然后他约儿子去打羽毛球,打完球以后,他就开始和儿子闲聊。

他跟儿子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喜欢过一个女孩,但是因为那时候的自己没有能力,就把这份感情偷偷放在心里。

直到自己考上了好大学,对未来有了规划,有信心给女孩更好的生活时,才开始和女孩谈恋爱,并结婚生子。

第二天,那些情书就没有出现过了。

自始至终,关于孩子的秘密,爸爸只字未提,而是通过一次闲聊分享,引导孩子正确处理青春期的懵懂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所以,父母不妨少一些“自以为是”的大道理,多一些“共情孩子”的废话。

被理解的孩子,才会有能量向阳生长。

如何与孩子正确地“聊废话”?

其实和孩子“聊废话”,并没有这么难。

只需要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做出一点点改变:

 1. 不要带有目的去聊天 

很多家长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开始一两句可能只是在问孩子在学校的事情。

“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


“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啊?”

然后不管孩子回答什么,家长都会把话题引到学习上。

这样一来,不仅把天给聊死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会让孩子产生抵触的心理。

如果家长真的想了解孩子,引导孩子,首先就要学会不带目的去聊天。

简单来说,就是顺着孩子的话说,而不是顺着自己的意愿去问。

 2. 学会启发式聊天 

有一种聊天方式,叫做“海沃塔”。

它就是聊天时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延展和探讨问题。

看似漫无目的的闲聊,其实是在用“为什么”、“怎么样”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孩子代替直接评价。

举个例子:

孩子说想养一只宠物,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反问孩子:

为什么想养宠物?

想养什么宠物?

养宠物的支出怎么解决?

照顾宠物的工作安排呢?

通过这种不断反问的方式,孩子在回答的过程中,既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3. 耐心把孩子的“废话”听完 

孩子愿意说的前提,是父母要具备倾听孩子说“废话”的能力。

当父母习惯性打断孩子的话,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话不被重视,亲子间的交流就会出现障碍。

当孩子知道他的声音是会被听到的,他表达的内容是被重视的时,他才会想和你聊天。

在《小王子》里,狐狸对小王子说过这样一句话:

“正是你在玫瑰身上浪费的时间,才让它变得无比珍贵。”

同理,正是我们花时间与孩子说的每一句“废话”,才让孩子变得卓尔不群。

希望父母们从今天起,都能开启“废话”模式:

少说些正确的道理,多聊些孩子关注的趣事。

少关注学习成绩,多关注生活的点滴。

少一些指责和批评,多一些共情和理解。

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孩子变得优秀。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