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5发布于北京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教育孩子,要善良、要懂事、要有爱心。
但却忘记了,太过善良,也可能被认为是软弱。
因为大多数人都“欺软怕硬”,“老实”意味着容易下手。
或许,他们就是孩子眼中的“软柿子”,也是校园霸凌中,常常被欺负的那一个。
近日,湖南娄底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
年仅7岁的女儿午休时,因与同学在操场跳绳出现争执打闹,张同学就被其他几名同学围住拍打。
被霸凌的张同学,因为胆子小、太老实,根本不敢和老师家长报告,回家后实在疼痛难忍才哭诉,“妈妈我好疼…”
当看到孩子身上伤痕的那一刻,我相信每一个做家长的,都会非常气愤!
但气愤之余,也会感到后怕,如果自己的孩子也遭遇这种境地,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调查了十个省市五千多名中小学生,结果显示:
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而这些被欺负的孩子,往往都有几个共性:
善良老实、不懂得反抗,被欺负后,甚至都不敢向父母和老师诉说,只能默默忍受。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教会孩子善良。
今年2月,福州一名8岁的小男孩,因在课堂上不舒服,向班主任连续举手7次,向老师求助。
直到他第7次举手,老师才走过去和他简单交流了几句。
男孩妈妈说,当时老师只是让孩子忍一忍,先趴在桌子上休息。
之后,男孩听话地忍了20分钟,直至下课。
可此时,身体的不适已经让他难受到无法独立行走了,下楼时,大概是体力不支,他摔倒在了楼梯拐角。
5分钟后家长赶到现场,可男孩此时已经陷入昏迷。
新闻爆出时,男孩已经不幸离世了。
有网友称:“都难受成那样了,根本不需要理会别人说你什么不遵守纪律?活着最要紧。”
可对一个孩子来说,公然反驳老师,需要巨大的勇气。
因为很多孩子所受的教育就是:乖乖听话,做个老实的孩子。
但孩子太听话太老实,就会不断受内伤。
“老实”的孩子,他们内心胆小脆弱,一点强大的力量就能让他们胆战心惊,面对外来的压力,他们不敢反抗,不敢拒绝。很多人就是看准了老实人的这个特质,将他变成了利用和欺骗的对象。
“老实”的孩子,总是认为自己不值得,不配得到,所以从来不敢为自己争取,即使被不公平地对待,他们也认为是正常的,所有的委屈都默默承受。所以他们经常被甩锅,被忽视,别人永远也看不见。
“老实”的孩子,从来不敢主动社交,在朋友之间,他们最常充当的角色就是“垃圾桶”,总是在不断接受别人的吐槽,从来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自己慢慢内化,活得又累又孤独。
温顺的背后是逆来顺受,不争不抢的背后是胆小自卑,老实的孩子看着佛系,其实比谁活得都累,比谁都委屈。
与其叮嘱孩子乖乖听话,不如教他保全自己。
男孩太老实
根源在家长
很多家长为此很困惑,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这么老实?
在他们的“老实”背后,到底有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
知乎上有一个热议的话题:为什么老实的孩子大部分都没出息,而家长要把孩子培养成老实孩子?
一位网友一阵见血地指出:绝大部分家长既负担不起培养机灵孩子的成本,也没有这个能力。
当我们深究那些成功者的成长经历时,不难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不老实的,他们需要独立思考,需要勇气和力量,需要敢于闯荡,需要不走寻常路,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
而这一切都需要成本,需要家长替孩子在最初的阶段承担试错的代价。
事实上,当孩子在学校闯祸时,当他们醉心于他们的兴趣爱好,当他们喜欢的事情与学习无关时,作为家长,真的很难淡定如初。
在这个问题的下面,就有一个妈妈讲述了她抚养儿子成长路上的“后悔事”。
孩子小的时候,她不停地给孩子灌输“要乖、要听话、要懂事”的观点,要求孩子好好听课,好好学习,在学校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不惹事,不打闹。
儿子喜欢昆虫,想钻研,她反对:研究那些东西没用,又不能提高成绩。
儿子想成为篮球运动员,她拒绝:别浪费时间。
儿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她劝告:一定要懂得谦让,别和小朋友闹矛盾。
最终,在妈妈多次的训斥下,儿子收敛起所有的锋芒,变成了一个木讷的孩子,没有了思想,也没有了灵魂。
直到这时,她才后悔了,原来,是她自以为是的爱害了儿子。
其实,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的翅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与幻想,他们希望能够迈出自己的脚步,在广袤的大自然中留下自己探索的足迹。
但是,他们的翅膀被无情地折断了。
表面上,他们是家长眼中的“老实孩子”,内心里,却只留下一声遗憾的叹息。
身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阳光、果敢、懂进退,我们不欺负别人,但也不能任人宰割。
让孩子既有“光芒”,又有“锋芒”,关键就在于在日常教育的点点滴滴。
在此,和各位家长分享几个方法:
1.以自己的感受为先
当孩子感受到不舒服时,要教育孩子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要因为胆小,就不敢打破规则,或者不敢拒绝。
就像“福州男孩7次举手后离世”事件,当孩子真的遇到紧急情况,或者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并不是非要得到老师的批准,才能行动。
一定要勇敢争取自己的权益,以自己的真实感受为先。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日常交友中。
对于别人的过分要求或者是不想做的事,要让孩子第一次就明确拒绝,不要给别人第二次伤害自己的机会。
正如罗斯福夫人所说的:“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同意。”
所以,要让孩子敢于树立自己的边界,勇于说“不”。当孩子学会将自己放在首位,那他就很难被欺凌。
2、受到委屈时,记住第一时间去告诉爸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受到委屈的情况。要教育孩子学会寻求帮助和支持。告诉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第一时间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困扰和问题。
父母永远都会支持他们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3、别人想要你东西的时候,你要是不愿意,别眼巴巴的不敢拒绝,问他一句:你拿什么和我换。
在孩子的世界里,有时候会遇到别人想要自己的东西的情况。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物品和权益。
如果别人想要你的东西,而自己不愿意给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学会拒绝并询问对方是否有什么可以交换的东西。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保护自己的财产。
4、不要害怕社交,也不要太在意同学之间的感情。
社交能力的培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和互动。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过于在意同学之间的感情,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或一两个玩笑而过分在意,要学会宽容和包容。
5、同学说你两句,直接回回去就可以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要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如果同学说了些不恰当的话,可以让孩子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回应,比如回绝对方或者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妥善处理类似的问题。
6、学会拒绝不想做的事情,哪怕那个人是你的老师。
教育孩子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要因为害怕拒绝而委屈自己。如果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情,即使是老师的要求,也可以拒绝。
当然,要让孩子学会尊重老师和长辈,但在必要时也要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7、不要太在意老师对你的看法。
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但他们的看法并不代表最终的裁决。要教育孩子不要过于在意老师对自己的看法,不要因为老师的一两句话或一两个评价而过分在意。
当然,要让孩子尊重老师并理解老师的期望和要求,但在必要时也要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没有界限感的善良和包容,只会纵容别人的恶,所以咱们教孩子温柔善良,也不要忘记教他,带点锋芒。
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勇敢和独立,这才是我们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