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孩子学画画,不教或少教才是高明的做法

2019-12-29

关注



曾经有个孩子来我工作室学画画,她七八岁,之前已经在其他机构学了两三年了,上了两次课以后,她和我熟了,话也越来越多了。


有一次,她对我说:“老师:你教的和我们以前老师教的方法不一样,他总是教我们很多东西,教的很细,感觉你教的不太多也不细。”


我愣了一下,问她:”你们以前老师怎么教你们的啊?都教了些什么呢?”


孩子答到:“老师已经教我们学了素描、色彩原理、透视、人物的比例、五官的比例,还学了好多动物的画法,我们还学了涂明暗调子,我还能画出立体的画呢。”


我笑着答道:“哦,那你好厉害呢,都学了这么多东西了,老师大学毕业才学会这么多呢!”


我又问他:“那你们老师具体怎么教你们呢?比如说怎么教你们画一个人呢?”


孩子说:“老师教我们人物一般都是七个头的比例,上半身和下半身比例是一样的,头部的比例是三庭五眼,坐着的时候是五个头的比例。”


孩子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了个人,画的比例还挺规范,像教科书上人物比例示范图一样。


“老师还教了我们怎么画眼睛,怎么画嘴巴和鼻子,我画的人可像了,和真人的比例一样!”


然后,这个孩子指着墙上贴的其他孩子画的画说:“他们画的一点都不好,比例都不对,也没立体感!感觉好幼稚,你怎么不教他们比例和透视呢?‘’


听了孩子的话,我沉默良久,该给孩子如何解释呢?我怎么能让他知道,他引以为傲的那么多所学的知识其实都是束缚他们的枷锁呢?


我知道,要把他们引领到他们应该走的道路上需要费点功夫了。


这个孩子的情况有很大的普遍性,很多机构和老师把丰富复杂,非常感性的美术学习当作简单的公式化的知识生硬地教给孩子,而且不考虑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内在需求是什么,导致孩子早早地被套在枷锁里跳舞。


他们只是把自己所知的一些美术常识当作普遍规律去单向度地灌输给孩子,他们认为孩子就是教出来的,需要和学武术套路一样地一板一眼地去教。



而事实上孩子的美术学习,尤其是在七八岁之前,恰恰是不能过多去教的。




那你会说:不用教孩子能学会吗?不用教还需要老师做什么?


我们知道人是先有感知再有认知的过程,教知识是认知的过程,而认知是需要建立在具有感知的基础上的。


因此,孩子早期的学习过程应该先有足够的感知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定是充分的主体,老师只能作为辅助者或陪伴者,而不能成为领跑者。


在这个阶段应尽可能的少教而多导。


“教”,是指把你所知的知识技能或经验传授给他人。这个过程中更多是以你为主体,被教者为客体,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经验是被教者不具备的,“教”,更多时候体现出是单向度的教授或灌输。


“导”,顾名思义,是引导、启发的意思,是把被导者已具备的某些潜能、天赋、想法等启发出来。这个过程中,被导者是主体,引导者起促进的作用,两者之间更多体现为互动的关系。


中国文字里的称谓很有深意,在大学里,把带硕士和博士生的教师称为导师。这个称谓不仅仅是体现在职称上的高低,也体现了在教育方式上与教本科生有了本质的不同:导师不再像本科阶段那样教授具体的知识,也没有那么密集的和学生面对面的传授,教的成分弱化了很多,更多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方向,共同探讨课题,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把他们本科时期所学的知识往更系统和专业化方向引导。


这个阶段,不再是课堂讲授的形式,学生的自主空间更大,导师不再教授太多具体知识内容,更多时候采用辅导和启发的教学形式。很明显,这个阶段学生成为了主体,导师是引导者和辅助者。


从这点上看我认为儿童阶段的美术老师的角色,更应该像大学里研究生导师一样。


全世界差不多约定俗称孩子在七岁左右上小学,小学意味着孩子学习知识的正式开始。也就是说,小学开始,孩子才正式进入了认知期,才能开始去教他们。


孩子在七八岁以前还基本属于知识空白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感知的形成和培养,而感知显然不是能够教出来的。


现在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本该是小学以后才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都下压到五六岁甚至三四岁孩子的身上,有些可能对孩子有一定意义,有些的确是拔苗助长的行为。


孩子太早就被灌输了太多知识性东西,事实上会妨碍他们感知的发展。


尤其是美术,本身就是非常感性的艺术形式,需要较强的感知能力。而感知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正是两三岁到七八岁期间。


感知能力一定是源于孩子自身的,需要他们在自我发展中有意识形成。在这个时期,老师或家长的任务就是运用恰当的形式和手段去引导激发他们潜在的感知能力。


这个时期,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自我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我的感知能力和原始想象力。一定不能急于去教他们与他们自身感知无法匹配的知识。



孩子在七八岁以前他们对比例的感知还没有形成,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还是平面的,他们对光影透视的感知还是模糊的,在这个时候去教孩子什么素描、透视、光影结构不是胡闹吗?

这样,孩子非但学不好,反而会因为这些不匹配的知识阻碍了他们感知的正常发展。


前文中所说过早学了很多知识的那个孩子,没有养成自己感受观察、自我想象和表达的习惯,所画形象都是来源于公式化的强化记忆,而且,受到所学那些概念化知识的干扰,不敢放手去画、大胆去想,在后来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费了很大劲才掰了回来。


更麻烦的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并不懂其中利害,以为越早学越多学点所谓专业的知识越好,如果感觉老师教的不多,或孩子没学到所谓的知识,就觉得有问题或学费花的不值。这种心态也导致了机构和老师为迎合家长,不考虑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把该教不该教的知识都生硬地教给孩子。


另外一点,我们说“教”是指知识技能的传授,是教者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理解和经验输送给被传授者。可以教的内容基本都是已经认定的标准性的东西,比如公式、规律、常识、定理、概念等,这些东西不需要学习者去判断或思考,知道或记住就可以。


而美术,在很多方面并没有一种确定的答案或是应该怎么样的标准,具有不同的可能性。

因而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教的东西多了,意味着提前设置了模式和标准,就不可能出现多种的可能性。


尤其是对于自然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美术活动正是建立培养他们感知、感受、判断、思维的最佳方式,很多时候需要在实践的感受体验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判断和感受、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在这个时期,最好不要先入为主地教给他们一些固有的知识和概念,先入为主的教法等于直接把简单的答案给了孩子,使他们失去了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而孩子的美术学习本身恰恰又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的。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会逐步提高,可以教的知识和技能也会逐渐加。

一般在至少八九岁以后,孩子理解和消化知识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感知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在这个时期去适当教他们一些诸如透视、比例、结构、色彩原理等共性的一些普遍知识才有意义,否则就是无效知识甚至是负知识。


还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任何阶段,美术都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它是建立在以大量的感性实践为基础上的学习体系。以教为主的方式,像教语文数学那样的方式教美术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在美术课上,淘淘不绝的不见得是好老师,默默无语,关键时刻点醒梦中人的老师才是高手。


了解了这些特点,我们就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感知、自我判断、自我思考,自我表达。


而且要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画不好画不成样的结果。如果一味追求画的好,只会让他们走向追求简单标准答案的道路。


综上,对于孩子的美术学习,“教”容易,“导”不容易。教,只是把你知道的告给孩子,不管适合不适合,而导则需要从孩子本体出发,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需要从更多内在的、相对虚的层面找到方法。教,容易短期看到简单的成效,而导则需要长期的孕育。


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还是少教多导吧!




老潘(潘利国),中央美院硕士毕业,

中央美院的任课教师,

一个非著名画家,

一个十岁孩子的父亲,

一个教了二十多年绘画的美术教师,

愿意把他多年的心得体会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我们一起艺术!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