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以省份命名的高校都“混的”怎么样?

2019-06-30

关注

中国大学的命名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把学校所在的地域名称加进去,方便别人方便找到你的位置,比如天津大学,那你肯定就是在天津了,不会想到东北去,这个是命名的一个基本原则,方便区分,但是也有一些不太好区分位置的,比如“电子科技大学”你如果不熟悉中国大学,你可能完全想象不到它在哪里,反而不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类学校好记忆和区分。


中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有以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命名的大学的省份一共有29个,其中只有五个省是不存在以该省命名的大学。分别为:福建、江西、广东、陕西、甘肃。大致总结了一下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用各个省级区划来命名的大学(暂时没有涵盖港澳台地区哦),大概是以下26个,几乎是每个省都有了,但是至于发展的怎么样,又要区别分析:



另外还有几个没有省份命名的省的大学,或者以前有,后来被合并、更名:


广东大学:由孙中山操办整合成立的国立广东大学,在其去世后被冠名以作纪念,没错就是现在的中大。


江西大学:90年代为了争取成为211而被合并成了南昌大学的一部分,名称上似乎还掉了一个档次。其中江西曾经也存在过“江西大学”,只不过它出道8年不到,就被它的“老爸”“南昌大学”从”坟墓“中爬出来夺舍干掉了,于是江西就只有“南昌大学”不再有“江西大学”了。


福建大学:历史上福建师范曾经短暂地使用过这个名称,如今在厦大实力冠绝福建的现实下就算再建估计也不会很有名。


陕西大学:貌似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而且陕西这个省份怕是还没有西安这个城市的知名度高。


甘肃大学:同上,似乎也不曾有过。


可见也不是每个省都有自己省份命名的高校。


第一档:

211、985、双一流,一个都不少


虽然都是获得省份名称来命名,对于省级办学来说,自然十分重视,但是各个高校发展层次不一,实际地位也是各不相同。


北京,天津,浙江,山东,吉林,四川,重庆,湖南,等省份分别对应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这些学校都是211,985级别,全国著名大学,全部进入双一流学校和双一流学科。即使一个城市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双雄这种布局,以省份名字命名的大学也是响当当的名头,基本进入985和双一流的。


这些学校大多建校比较早,有雄厚的师资和中央、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历次评估以及建设工程都是作为排头兵来布局,也是国家高等教育建设的重点。



第二档:211,省内独大



海南,云南,广西,内蒙,新疆,西藏,宁夏,青海,贵州实力一般,有政策照顾的因素的211,但在本省是毫无疑问的一哥,这些学校大多处于西部省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国家和地方会把主要资源注入省份命名大学,树立一面旗帜,虽然学校总体实力不强,但是在国家照顾之下,大多拿到了211的入场券,获得了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确保了在西部省份第一的位置,也树立在全国的知名度。其中云南大学更是进入了双一流序列,未来发展可期。



第三档:211,省内靠后



上海,辽宁,安徽虽然在本省不是第一,但也是211,综合实力较强,只是在本省更强大的其他学校映衬下,有点黯然。尤其是上海大学,上海地方政府作为本地高等教育的标杆来定位和投入,在人财物各个维度上保障充足,在全国的排名也大跨度向前,在这个领域唯一能于此媲美的就是深圳大学,深圳地方政府的投入也非常大,排名上升很快。


这些省区大多高教资源丰富,很多学校历史悠久,其历史意义超出了现在省份命名的价值,上海的复旦、上交大、同级等顶级名校远超上海大学,东北大学远超辽宁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也远超安徽大学。



第四档:非211,省内靠后



黑龙江,湖北,江苏混的不好连211都没捞到,在本省也没地位。这些学校情况比较复杂,分别来说, 黑龙江大学实力不算太差,双一流的语言类专业入选,但是在黑龙江省内,哈工大哈工程都很强势,与黑龙江大学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层级,就显得黑龙江大学有点低调,实际上黑龙江大学的哲学、语言学都实力强大。


江苏大学,以省命名却不在省会的大学也是一朵奇葩。其他以省命名却不在省会的大学也有,如先在天津后迁至保定的河北大学、在开封的河南大学。然而,论省内地位,这些大学还是比江苏大学高的。


江苏大学不差,奈何南京的好大学太多。南京是由于政权更替从首都降为直辖市,再从直辖市降为江苏省会代替镇江的存在。就好比镇江这座城市在江苏的地位一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史比南京还长,做过小政权的都城,经济也算发达,奈何周围被周围的大佬们掩盖了光芒。



第五档:非211,全面落后



就是河北、河南、山西为代表的三个省份,这三个省份比较特殊,整体上而言,这三个省份高等教育资源整体都不强,其主要高校还被拆分的七零八落,再加之被区域内其他高校赶超,有点英雄落寞的赶脚。学术志之前也盘点过这三个省份的高教资源,应该说是东部地区在高教领域最苦逼的三个省份。


1
“扛不起大旗”的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1933年,学校因不足大学之规模,遂改名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具备3院10系之规模后更名为津沽大学。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校布局及院系进行调整,津沽大学的工学院、财经学院分别并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另以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址建成天津师范学院1958年,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后被确定为全省5所重点大学之一。1960年,天津师范大学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一直以文科取胜,毕业生遍及河北、京、津的政府、企业。在98年入选211评估的时候,省里的意见非常一致要把唯一的指标给河北大学,但是最终给了天津的河北工大,造成了目前河北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局。


河北大学虽然以省份命名,但是未能全面把控高等教育资源,燕山大学在秦皇岛、河北工业大学在天津,从实力上都在河北大学之上,河北大学没拿到211,也没拿到双一流,最后来个省部共建,不疼不痒,快要对不起省份命名这个字眼了。


2
被“全面超越”的河南大学


同样,用省份名字命名,同样,不在省会,被后起学校超越,同样,完美错过了211等一系列工程!


河南大学,坐落在有近千年历史的古都开封。 距离省会郑州市中心只有大概60公里。正是这驱车半小时的物理距离,却成为河南大学无法翻身的重压。


1923年3月3日, 在留美预备学校预校基础上建立中州大学,中州大学设文、理两科,(此中州大学与现在的中州大学没啥子关系)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之后,又进行了数次院系调整。


1927年6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支持下, 决定将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中州大学,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42年,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河南大学,办学经费有了保障。1946年后,设立工学院,后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以河南大学一批进步师生为基础,在宝丰筹建中原大学,范文澜任校长。


1954年省会迁到郑州后,河南大学未能跟随省会迁移,郑州作为新的省会,除了迁来的从河南大学分出来的医学院、农学院外,没有别的大学,更别说综合性大学,1956 年,郑州新成立了一所大学——郑州大学。(1954年教育部决定由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负责并提供师资,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设立一所新的大学,此即郑州大学的开端。)2000年,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合并,郑州大学全面超越河南大学,扛起河南高教的大旗,双一流评估中,河南也算赢家。



河南大学虽然双一流也拿到了入场券,但是被全面超越的现实难以挽回。


3
最“落魄”的山西大学


山西也算高教资源匮乏的省份,除了山西大学,也就是太原理工大学等一众地方院校,都守着自己的小圈子,与世无争。山西大学1902年成立,最早是山西大学堂,与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齐名,起点很好,后经多次院系调整,才有今天的面貌。


这几所大学里,应该说山西大学的基础最好,建学校最早,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经历大的波动,但是最后依然没有扶上墙,最后还被太原理工大学超越,没有211,也没有双一流,综合起来看,好像是最不争气的一所。


中国大陆省份众多,高校命名也倾向于标注自己的地名,方便认知和区分,所以大学校名含有地域名字是个普遍现象,而直接用省份来命名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虽然其发展历程和现状各有不同,一般也都是本省区最强的高校之一。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