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为什么要学点社会学:优秀博士为什么就业难

2020-01-15

关注

最近两年开始注意国内教职市场后,对于用人单位的“漫天要价”屡见不鲜。从一开始的惊愕,到如今已经日渐麻木。要说今天用人单位的“要价”夸张到什么程度,2016年3月份北大未名bbs一名网友说:

连帝都中小学都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各大高校就更不用说了。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水涨船高”的条条框框:比如常见的“只招海归”,增加论文发表的数目和“级别”要求,等等。

同等“条件”的博士毕业生,几年前还能应聘top20的高校,忽然之前发现自己的简历连一般高校的准入门槛都达不到了。于是大家觉得,应该是博士供给量太多了,用人方有条件选用更优秀的人才了。如果我进不了心仪的高校,一定是因为我不够优秀。我想今天豆瓣上“海归”“土博”谁更优秀的争论,就是这种同侪压力制造出的焦虑。

于是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新毕业的博士太多了!85后确实是生育高峰带来的一代,“研究生扩招导致过剩”的新闻也已经不新。那么现在博士就业形势紧张是因为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了吗?根据萌部的统计数据(//www.moe.gov.cn/s78/A03/ghs_left/s182/),我国博士生是有一个迅速“扩招”的时期,但并不是最近几年,而是21世纪初。其中2006年相对于2005年更是实现了一年增产近一万博士毕业生的奇迹(从2.77万到3.62万)。这种狂飙突进式的博士制造增速从2008年开始减缓,尤其2017年全国毕业的博士数目反而较2016年为少,已经开始进入下降周期。

即使我们把前些年“积压”到博士后阶段的毕业生全算上,说“扩招”是本届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诱因,恐怕也有些勉强。

这一波危机的直接诱因,是2016年开始的全国高校编制改革,而对于公立本科院校数量达到全国第一强的北京地区高校,恐怕还要加上北京市近些年来的控制人口政策。

编制改革的直接结果,是教育部对于高校“编制内”人员的总量加以严格控制,但对于职称管理却完全放开。我一位熟谙古代官制的朋友曾经有句玩笑话,编制与职称的区别,类似于中国古代官僚制中“职位”与“品位”的区别。近几年满天乱飞的“特聘”“人才”“享受xx级待遇”,就是这样一种“散官”性质的职称。由于各校在学术评价标准还未形成共识,这些各校自定的头衔其实为下一步的校际人才流动埋下了隐患。

在编制总量收紧的同时,从2017年开始,副高职称的审批权从教育主管部门下放到高校,高校副教授好批,而新进讲师难批。许多学校都进入了“缺人,但进不来新人”的矛盾状态。这种情况下,高校人事只能曲线救国,通过“海归”“特殊人才”等等从前的“非正常途径”来引进人才,或是在已经有“副高”职称的人员中流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部分有专长的海外博士“一步到位”地成了副教授甚至正教授,而从前作为青椒职业起点的讲师职位却成了罕物。

中国目前是全世界大学数量第二多的国家,而全国高校教师的总数还不到美国的一半。即使不提这些统计数字,我们这一代的学术人才真的多到了中国大学都容纳不下的程度吗?由于中国大学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大学的人事从来就不由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决定的。在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上,“水涨船高”可以说是一种自由主义的天真幻觉,由此派生出一种互相鄙夷的优越感更是无稽之谈。

船高,不一定是因为水涨了。

作者:queenie,来源:庄严的低端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岭南锺荣光博士纪念中学

课程设置:香港DSE课程

学费区间:免费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