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教育评论:“情商教育”不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短板

2020-12-13

关注


教育评论:“情商教育”不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短板

王营

最近,有位初三学生的妈妈黄女士花了近2万元,为孩子购买了一套情商课,引来家长圈一片唏嘘。她报名的情商课程一节课大概300元,教学内容囊括了自信心、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等九大能力,课堂氛围轻松,老师和学生随意坐在垫子上,没有课桌椅和黑板。

黄女士之所以投巨资让女儿学情商课,是因为她觉得女儿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自己的孩子需要系统的心理课程,但是学校里没有,思想品德课程不能代替孩子的心理建设。黄女士的这一做法,一方面说明许多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觉醒,她们已经意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考试、作业、分数等学业发展方面的智力因素,更需要人格、心态、情商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2015年7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学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对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目标、功能、规格,管理作了具体规定和建议,明确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指南》已发布几年了,就我了解的情况看,有的学校虽然按要求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但没有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辅导室里只是一张桌子,一台电脑,缺乏必要的教育设施,平时大门紧闭,只有上级领导检查时才开放,形同虚设;有的学校虽然配有心理健康教师,但这些教师往往兼任较繁重的文化课教学任务,无暇顾及心理辅导室工作,平时很少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难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

为补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板,笔者认为,除了增设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外,学校要多管齐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至少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将教育内容课程化,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满足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二是在学科教学中,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要认真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渗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学习,目标远大。

三是学校要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高品位的阅读、案例分析、研究性学习以及灵活多样的文体活动中,落实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不怕挫折、勇于负责、意志坚定的健康情感。

四是强化学校管理,加强班主任培训。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参与者,要通过培训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方法,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苗头,通过科学的疏导,驱散学生心中的迷雾。班主任实在不能解决的学生心理问题,可以与心理健康教师及时沟通,通过科学的心理干预共同解决。

本文选自于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