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专家:防止男生女性化提案或加重校园欺凌

2021-02-05

关注

近日,教育部答复《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称,将“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有专家对此表示,提案可能加剧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教育者不能一边号召防止校园欺凌,一边又在培育校园欺凌的土壤。”

据报道,去年5月,全国政协常委斯泽夫在《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的提案中称,他通过“观察”发现,现在中国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 “奶油小生”,他称之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斯泽夫认为,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校园欺凌中,有一类欺凌叫‘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包括基于生理性别、性别认同、性别表达和性倾向的欺凌。”知名性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教授称。

“在性别刻板印象中,形容男性的正面的词,有高大威猛、有力量、有担当、勇敢坚强、积极主动等。我们在研究中看到,那些矮小瘦弱、说话柔声细气、细心体贴、愿意和女同学在一起玩耍的男孩,都被形容为不男性化、没有阳刚之气。那些达不到所谓阳刚之气的孩子,就容易受到欺凌。” 刘文利担心该提案容易培育校园欺凌的土壤。

此外,刘文利认为,柔弱、自卑、胆怯等词都是负面的。而提案认为这些是女性化的表现,存在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本身是对女性的歧视和污名。“我觉得带有严重的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刘文利说。

刘文利坦言,“站在性教育学者的角度,我认为提案是有问题的。那么教育部在答复这个提案时,首先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是否认为提案里有性别刻板印象?是否有对女性的歧视?”面对网络上的积极讨论,教育部发言人应该站出来,回应社会的重大关切。同时“这里面涉及到很严肃的学术问题。应该组织学术研讨会,让研究性别问题的专家发出他们专业的声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普及性别平等知识的机会。”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