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教育本身应该是一种生长状态|与中国教育先锋畅聊教育3.0

2023-04-10发布于云南

关注

4月8日下午,“与中国教育先锋畅聊教育3.0” 在昆明中加学校的报告厅如期举行。


各位家长、教育爱好者与群岛创始人、中国创新教育先锋、畅销书《教育3.0》的作者顾远老师,以对谈、答疑的方式,进行了两个小时难忘的会面。这次活动最有意义的是,教育专家、中加学校校长、家长有了坐在一起探讨的契机。不同维度的信息让在场的人都开始重新思考教育这个事情。


顾远老师说,教育本身应该是一种生长的状态,也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教育需要整个社会不同角色的人共同推进。他呼吁家长们也需要保持“生长”,呼吁家庭与学校密切合作,呼吁家长的眼睛直视孩子核心素养的养成。


编者认为,整个对谈和会话的过程也是一个生长的过程,由顾远老师为什么写这本书,到表达了书的生长、孩子的生长、家长的生长,到最后呼吁家庭与学校密切合作,是由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延展出了这场干货满满的畅聊活动。以下是来当日顾远老师、教育爱好者、家长的精彩观点。


1

教育本身应该是一种生长状态

主持人提问:这本书是如何来的?为什么写这样的一本书?


顾远老师:这本书不是写出来的,是长出来的。全书收录了36篇,加上线上补充阅读的一共58篇文章,最早的一篇写于2015年,通过不断的实践、思考、沉淀,一个主题推动另一个主题,延展出下一个主题,最终构筑了主题之间完整的体系,不是自上而下,纯粹的逻辑建构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下而上基于真实的实践生长的过程,思考伴随着实践本身,实践过程推动思考,思考引发下一个实践,整个过程非常具有生长性。



教育本身也应该是一种生长的状态。我最早是用严谨而学术的方式作出一番陈述,但是后来通过读者的反馈是更精彩的。举个例子一个读者说到“教育从1.0到3.0的变化就是一个词的变化,即:教育从生产型到生长型的变化”。


传统的主流的1.0的教育就是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加工、待加工的原材料,学校就是一个工厂,我们用一系列的方式加工它,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这就是生产型教育。而教育3.0 更强调的是人的内在的生长。我觉得读者这个表达太精彩了,经过了对方的同意而引用了这个表达。这个书诞生的过程和教育本身是统一的,都是一个生长的过程。



群岛会员刘洋以读者的角度提问:生长是什么样的?我们希望孩子生长成什么样的自己?


这个问题是悲哀的,我们已经忘记了生长是什么样的。但是也不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因为我们日常生活着见到的都是生产型教育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点滴滴,成为了一种下意识和集体意识。


1.0 教育是规定的教育,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规定的方式学习规定的内容,参加规定的考试,来判断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规定。我们太习惯了这种规定了,结果就忘记了自然而然生长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生长才是人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之前一个家长想我提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不爱学习,就爱看课外书这个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让我感到悲哀,家长理解的学习就是:看课本、刷题,与此无关的都不是学习,我们已经忘记了学习应该是什么样的。很多对我们生活和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并不是学科教育,让孩子自由探索,多参与社会实践、生活体验,总结、分享、反思,这就是生长。


2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域

家长提问:现今社会,特别在公立教育体系,主流的教育环境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怎么办,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参与进来。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域,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



教育的第一场域应该由家长承担,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但并不容易的方法给家长:鼓励提问。但这并不容易做到,简单和容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孩子向家长提问的时候,通常家长有两个反应:


第一个反应是觉得烦,“别问这么多,长大就知道了。”“怎么就你的问题这么多?”这样的做法打消的不是孩子的一个问题,而是孩子的内在学习欲望。今天非常好的一些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项目制教学、主题教学,这些教学方法的起点都是鼓励提问。而家长的一句话就让孩子学习的起点消失了。


第二个反应是觉得终于抓到一个显示成年人知识权威的机会,直接给了详尽和充分的解答。这个反应比第一个要好很多,但是仍然不够,孩子只是知道了答案却没有学习的过程。


我们家长应该首先肯定提问这个行为本身,接下来然后和孩子一起探索答案,甚至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当孩子给我们提问的时候,我们至少克制一下马上给答案的冲动,因此产生对话交流,这就已经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孩子主动学习的环境,支持孩子主动探索。


3

撕裂处处存在,家长做好个人选择

家长提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室,两个教育环境是割裂的,我们对学校的影响干预感到无能为力,两个割裂的教育环境会让孩子非常摇摆,面对这种的割裂,家长应该如何做。



割裂的教育环境不仅存在家庭和学校,而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家庭与社会也存在撕扯,如我们在家庭中教育孩子要诚实、尊重他人、谦让、礼貌,遵守规则,可是当孩子到社会上发现很多人不是这样的时候,这也是一种撕扯。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这种撕扯感,说明我们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是一个有基本价值观的人,如果一个人连撕扯感都没有的时候是麻木的,我们应该感到庆幸。


与其说是一种方式问题,不如说是一种个人选择问题。当你感受到这种撕扯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呢?你的选择会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人。这首先是选择的问题,有了选择以后就是方法和技术问题。


这个问题考验的不是孩子,而是考验家长自己,家长该如何选择。另外,我们不要把学校和老师对立,其实很多时候他们也未必不知道,也只是不清楚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尝试和他们对话,找到两者之间的共通点,尝试找到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机制。


4

具体的个人,要找到自己的主体性

家长提问:教育机构取缔、学区房的取消、普职分流,面对环境的变化,顾老师有何建议?



顾远老师:这个问题反应了环境变化的不可知和不可控给家长带来的无力感。我们在环境中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如果给一个宽泛的建议,每一个具体的个体,都要找到自己的主体性。当我们在烦恼,环境改变了我们应该如何做的时候,其实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客体的位置,我们只是被动地被环境改变,只能去响应环境,而不是主动做出事情。这种心态本身就是把自己放在客体位置,束缚了自己的想象、也束缚了自己的行动。


只有当自己意识自己的主体性后,你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动,可以创造一个小环境,作出自己微小的尝试,而不必把眼光总是放在追随一个所谓的主流的环境的变化上。这样的话只会永远处在焦虑中,因为环境永远是变化的。不是说环境是这样我该怎么做,而是我希望的环境和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我希望我的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因此我应该怎么做?


外在环境的变化,给教育带来最大挑战的不是政策,而是人工智能的发展。


孩子们拼命刷的题,背的内容,都被人工智能秒杀。当我们的孩子走向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还有很多年,而人工智能的迭代是按月、甚至天的,我们现在辛苦学的内容到那个时候是否还有用?我的书中有一个概念:“知识的半衰期”,同样的知识,能够创造的价值,过了多久后会衰减成一半?现在社会的通用值是三年半时间。我在90年代大学学习的计算机语言是foxbase语言,毕业的时候这个语言已经不用了。



我们更应该注重的应该是什么是不变的,我书中第九篇《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里面有一句话:“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我们反思何为人,而教育的作用是在于帮助我们成为人。”所以与其问环境变了我们应该如何做,不如问问我们自己,一个健康的人应该什么样的?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助力孩子成为那样的人,这才是更重要的。


我曾在一个个会议上分享过 “何为人?”。


第一,情感。点头、微笑,大笑是人的情感状态,如果一个孩子是麻木不仁的、眼中无光的、一脸暗淡的,这是好的教育吗?我们的孩子去哪儿?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是否能理解自己的情绪,是否能理解别人的情绪,因此产生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去发现和创造。这是学科教育中不会教授的内容,但是对于一个人的终身成长非常重要。


第二,协作力。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式来促成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共同协作和创造。


第三,创造力。总会有家长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我的回答总是,创造力不需要培养,创造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我们要做的怎样才能不扼杀创造力,成年人过多的行为干预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我们教科书的实验课本,在实验开始之前已经告知了实验结果,孩子需要做的只是按照既定程序去做,得到一个既定的结果。


5

教育这条路上,家长也需要生长

家长提问: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也会有很多困惑,我们家长如何成长,或者家长该如何和孩子一起成长。



读书会学创始人分享:我们的八个读书会,让我看到了持续成长的妈妈,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能量。


教育者分享: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打破教和学的二元对立。孩子非常谦卑和纯净。作为老师的我,从孩子身上学到了如何在意别人的感受。自己焦虑的时候,孩子们会在意到我情绪的变化并用他们的方式去抚慰我。作为一名教师,我很开心能够教室里向他们学习,我相信家长和孩子也是可以相互学习和支持的。


顾远老师: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视角,教育者,成年人开始关注自己,之前一直在关注如何让孩子成长,开始关注了自我成长。我们一直希望孩子是个好的学习者,但我们也要问自己,“我们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者吗?”教育者不一定是很好的学习者,好的学者者一定是好的教育者。很多在道理上讲了很多教育理念的教育者,却无法在自己身上落点。


6

素质教育好,应试教育一定不会差

中加学校周校长向现场的家长发问: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未来全人”,我们的探索课程、主题课程、社会情感课程势必会耽误孩子刷题的时间,书面成绩可能不像公立学校那么高,家长是否愿意做这样的取舍?



具有教育经验的家长分享:学校的成长课程与狭义的课业成绩之间是可以平衡的,不是冲突的。如果我们学校在培养孩子面向未来,让孩子获得自我生长的力量,孩子们可以将自己习得的能力迁移到如何获取比较好的应试考试成绩上,应试成绩可能不会非常拔尖,但一定不会差。



顾远老师:在意一时一地的分数成绩,损失会更大,很多内卷的方式是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的,具有严重的破坏性。中国为了帮助幼儿园的孩子适应小学会看展“幼小衔接”,而在国际上通用做法是完全相反的“小幼衔接”,小学在第一年保持在幼儿园的状态,慢慢过渡到小学的状态。


如果教育方式真正地提升了孩子的素养,不用担心孩子不会刷题,我一直有一个观点:素质教育做得好,应试教育一定不会差。所以当学校想做尝试的时候,家长是否可以跟得上,孩子并不会担心被评判,而是家长担心自己被评判。


整个沟通的过程非常好,前半段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说,家长做得很好,学校存在诸多问题,而到了后半段,当一个学校想在教育方法上去做尝试的时候,家长也要给学校更多的空间去尝试、更多的耐心去尝试。



最后,中加周校长以美好愿景结束了这场精彩对话,

希望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可以

向阳而生,向未来而长。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昆明中加学校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