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实名举报16名同事高级职称作假”,暴露多少评职的“潜台词”

2023-04-26发布于河北

关注

01
近日,四川自贡一位教师举报16名同事高级职称作假引发网友热议。


这位教师在学校一直未能晋升高级教师,而他认为一些同事提供的虚假材料居然被学校审核通过,于是实名举报。


在他举报的“弄虚作假的部分问题点”中,涉及“学科教学工作及业绩”“市级公开课”“支教要求”“指导培养”等。


而他提供的表格备注栏显示,该教师举报的同事大多有行政职务,有前校长、前书记、前副校长、时任校长和副校长,工会主席,以及财务主任、党办主任等。


三年来,这位教师虽然持续举报,但一直未得到想要的结果。


02


客观地说,仅凭那张表格,我们难以判断该教师举报事项的真实与否。


但不管举报是否完全属实,我们从举报这件事情本身,都可以看到关于当前职称评比中的一些“潜台词”。


一是当上领导好评职。


举报信中比较扎眼睛的内容,是那些被举报教师的职务。


那些教师中,既有校级领导,又有中层领导,既有我们常见的重要岗位的领导,也有一些比较边缘的普通领导。


但他们,都先于自认为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的举报教师评上了高级职称。


我们都知道,评职无非是各种荣誉证书的比拼,而在学校里,当领导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一所学校高级教师的岗位数量是有严格限制的,领导评上高级教师的多了,普通教师评上的就少了。


学校的领导评职容易、职称高,这是很多学校的现状。


当然有一种可能,是当上领导的教师都是业务能力的佼佼者,他们当上了领导,仍然坚持在一线教学,能力强,贡献大,所以才评上了高级职称。


但也不排除存在一种情况,就是他们当中有人走了捷径。


至于是哪种情况,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03


二是咱们老师有意见。


看看相关新闻的评论区就会知道,一说起职称,老师们就是满肚子怨气。


但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在网上说说算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种事情谁出头谁吃亏。


河南姚燕燕老师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她举报职称不公的结果,是第二年师德考核不合格,连参评的资格都没有。


姚燕燕老师要是上一年忍了,然后和领导搞好关系,本来第二年评上的希望挺大。


结果,生生耽误了自己一年。


胳膊扭不过大腿,老师们就算心里不满,也不会撕破脸皮,能忍也就忍了,所以都做了沉默的大多数。


但这种心态会不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我觉得,不是没有可能。


04
三是裁决程序有瑕疵。


老师们在评职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怎么办?有争议了谁来裁决?


从程序上讲,评职时都留有本校和上级人事部门的举报电话,直接按程序反映即可。


但很显然,这些部门正是职称评审的操作者,就算有意见反映上去,也难以解决问题,只会自圆其说。


本校的调查就不用说了,那是自己查自己。


一般学校的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联系本身就比较紧密,大家都很熟悉,甚至私下里关系不错,也可能会影响调查结果。


比如针对四川那位老师的举报,本校和区教育局调查组给出的答复都是不存在作假。


但有意思的是,市人社局却已经核查出1人不符合条件,已经撤销相关教师的副高级教师资格。


不敢说这里面一定存在徇私,但评职的直接负责机构自己查自己,怎么也有点瓜田李下嫌疑。


如果异地调查或第三方调查,可能更客观一些。


05


四是职称改革是趋势。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里已经提到过,让中小学教师评副教授级甚至教授级职称,让人感觉有些怪。


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并没有特别高深的学术能力。


很多人评职的论文,都是花钱买的,根本没有学术含量,只是催生了一个代发论文的行业。


由于评职的规则所限,一些优秀的一线教师真的不一定能够比不上课、少上课的领导们评职早。


近年来,各地由于评职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多,取消职称或取消职称与工资的挂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我不敢说,四川那位教师举报的16位同事都存在评职造假,但他举报的那些问题,真的在各地都有存在。


如何对现行的职称政策进行彻底的改革,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新生命教育协会平安福音中学

课程设置:香港DSE课程

学费区间:免费

美中国际爱智学校

课程设置:AP课程,Alevel课程,加拿大课程,国际艺术课程

学费区间:16-18万/年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IEC国际教育中心

课程设置:AP课程,双语国际课程

学费区间:8.8万/年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