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家长大讲堂由刘淑英女士主讲,她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们称呼她为英姐。听完讲座,感触很深刻。
一开始,讲座提到了睡眠。睡眠,这是人体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据我个人所知,青少年的大脑所分泌褪黑素的时间比成年人要晚两个小时。简单来说,当你在六点叫醒一个青少年,就相当于你在四点叫醒一个成年人。而在本次讲座中,我对此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类的大脑,大致可以划分为意识,潜意识,以及挡在两者中间的批判区。睡眠状态下,大脑会打开批判区,你在白天所接收的信息将会通过批判区,从有限的意识转移至容量无限的潜意识。但当睡眠不足时,批判区未能完全开放,信息便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第二天随之而来的,便是记忆力差,易怒,注意力无法集中。从数据上来看,90%以上的焦虑,离不开睡眠不足,这是绝对毫不夸张的。学生则应注意不要熬夜,要规律作息。那么,说到当代年轻人习惯性熬夜的原因,你第一个会想到什么?沉迷手机游戏。许多人表示,一旦开始玩手机游戏就停不下来。
手机游戏为会如此令人上瘾?真的只是单纯因为太过有趣或使用者不够自律吗?显然并非如此。实际上,手机游戏的设计者,比起怎样使游戏更有趣,或许会更优先思考如何利用玩家的大脑。对此,我想说说该讲座中提到的一个词汇,奖惩机制。为什么有的小孩在幼儿园很守规则,一回到家就闹翻了天?个人认为,人类的天性便是追求且愿意遵循合理的逻辑与规则的。幼儿园里往往是明文规定出该如何不该如何的,家里则不然。手机游戏也是如此,许多游戏中设有成就、任务等模块,明确列出需达到的目标及奖励,不断刺激奖惩区域,给予玩家成就感。
在讲座上,英姐还提到抑郁症的成因本质就是脑内的分泌失调。关于抑郁症,这个话题近几年已经很常见了,所以在这里,我想讲讲这个话题中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抑郁症患者这一群体。通常情况下,会在人群中生活露面的抑郁症患者的病情,都并不或者已经并不那么严重了。只是还在恢复期,需要定期服用药物维持健康。在这个前提下,抑郁症患者与那些有点感冒的人并无区别,无非是偶尔发作点症状,每天吃点药罢了。若是一提到这类群体,就无条件给他们代入一个成天寻死觅活,以泪洗面的形象,那未免也太令人感到没有必要了。
大家都觉得自信是优点,那么,自卑呢?讲座中提出,自信与自卑都是优点,自信给人勇气,自卑让人谦卑。真正有危害的,应该称其为优越情结与自卑情结。优越情结,就是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要通过打压别人来抬高自己。某种程度上,这其实算得上是一种无可救药的自卑,永远无法持续地对自己保持一个好的认知,所以永远在别人身上执着地寻求自我定位。而自卑情结,类似于自我设限,例如“因为我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所以我不能成为一个好孩子。”“因为我没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所以我无法学好这门学科”。关于这些类似的想法,请原谅我有些犀利甚至刻薄地指出:近乎50%的情况,这些想法的产生都是想法的发出者在给自己找借口,不想行动,不敢努力,害怕失败,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看似理所应当的挡箭牌。但我绝非要批判谁,相反,我要说,这绝对不是那些人的错。他们确实经受着或经受过苦难与挫折,现在举步维艰,就算想停下休息或逃避,也没有人有资格苛责他们。只是,正因如此,我才更要说出来,为了让一些看到的,正好有类似情况的人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的真实想法其实有可能是这样的。在醒悟过来后,再一次作出选择,继续调整一段时间,还是直接开始行动。
讲座中,英姐还提出了两个阶段,完美与卓越。完美,顾名思义,无懈可击。而卓越,则是一个人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至于我们的人生应追求卓越还是完美,英姐让我们自己思考。那时我在想,如果真是如此,就意味着不同个体的“卓越”这一标准,也就是上限,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天生不具有才能的人,就算做不到和其他人一样好,只要达成了自己的“卓越”,便已足够了。可是,真的足够了吗?真的一点不甘都不会有吗?不,不可能。至少,如果是我的话,绝对无法心甘情愿地听从上天为我赋予的“上限”。我希望在老去衰亡之前变得更优秀,看得更广阔,知道得更多,懂得更深刻。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也渴望能够突破那一层隔阂,继续拼命向上生长。就算我自以为的突破也不过在上限之下,我也绝不就这样屈服。但现在,我又觉得其实无须担心。因为至少有一点是我始终坚信的,没有人是平庸的,即使是不幸早夭的孩子也特殊可贵如珍宝。而只要时间轴足够漫长,所有人,哪怕爱因斯坦,也不过是平凡的芸芸众生。只要想通了这一点,就感觉平静了许多。
最后,关于生命。生命之类的,确实是听起来太过抽象庞大的话题。我就姑且只谈讲座里提到的与此有关的部分吧。为了方便说明,索性直接引用讲座里的一段原话:
“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呢?为了考更高的分数?然后呢?考更高的分数是为了上更好的大学,上更好的大学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找更好的工作是为了能赚钱,能赚钱是为了活着。可是你们不是已经活着了吗?
那不是已经死去了吗?”
是啊,那不是已经死去了吗?那人该如何活着,该为什么而活着呢?英姐说生命的宝贵与美丽来源于生命本身,而无关乎智商成绩等外在。现在的我,还没有办法完全参透其中的深意,但却可以因此而引发一些思考。关于生命的一个极重要的价值,我觉得就是思考。之前,有人提出了“缸中之脑”理论。在这个理论下,整个宇宙都是虚假的。并且这个理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可能永远都无法被人类证实,但与此同时,却又有可能永远都无法被证伪。无解的论题,永远不会浮出水面的真相,但我却并不惶恐。“我思故我在”。就算我此刻的思维也只是按照编定好的剧本前行,只要我一刻不停止质疑,我的灵魂就永远鲜活地存在,这便是生命给予我的幸福与资格。纵使有一天,我的生命离我而去,我也知道它并不是要抛弃我。相反地,它将让我抵达死亡的领域,哪怕那个领域只是一片虚无,我也会得到“虚无”这一真切的答案。而我不曾停止的思绪不会死去,它会承载着我,在我埋入土壤后令我永生。这一浪漫伟大又难免有些残忍的过程,自然也同样是生命赠予人类的礼物,它让每个人平等地落入死亡,又让人这一生的所有情感在都在那一刻得到释放。这就是死亡的重量,其实也就是生命的重量。
综上,这就是我对于本次“家长大讲堂”的主要感想。对于英姐精彩绝伦的演讲,我表达由衷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