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3发布于云南
用提问引发深度思考
在小学的课本里,有很多科普类的文章,其中很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都是很重要的通识,但是这部分的内容又很难仅通过语文课程进行传达。
因此,我们将这部分内容整合为了一个单元,与科学学科进行了跨学科教学。新的视角和新的授课方式带给了师生耳目一新的教学体验和反馈。
课程信息
单 元 标 题: 用提问引发深度思考
教 学 内 容: 四年级部编版教材第二单元
大 观 念: 高质量的提问可以推进深度思考,从而帮助我们发现事物之间的多维联系。
超学科主题: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授 课 教 师:宋老师(语文)、周老师(科学)
01
多角度的思考
为学患无疑,疑者有进。
——「宋」陆九渊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围绕“提问”这一主题,继三年级“预测”后的又一个阅读策略单元。
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通过文本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本单元的教学需要从文本研读、寻找联系、感知联结三个层面帮助学生建立探究流程,获得迁移运用的方法,同时发展由此及彼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基于“联结”概念的学习模型。
我们以《夜间飞行的秘密》为模型,建立以提问推进阅读的策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并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能够运用综合提问策略进行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学科概念为“提问可以促进深度阅读与多角度思考”的子任务中。孩子们针对“提问角度”展开了探究。
一起看看这首诗中到底有几个角度?
孩子们踊跃回答,最后大家总结了七个角度-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换位看。所以,寥寥数笔,竟然描写的这么全面角度,这就是语文的魅力。
了解了角度的定义,接下来孩子们开始对文章进行多角度的提问。
为了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准备了很多漂亮的便签纸。
认真写下自己的思考
02
走出校园,发现仿生学
语文书本单元围绕提问策略,编排了《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四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时都能够主动提问的阅读习惯。而其中,科学的思维也是一个重要的角度,我们以《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例进行拓展,请科学老师将仿生学的知识形成一个专题课,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仿生学。
我们寻找蛛丝,测量它的直径,显微镜里观察它的结构,用不同的溶液喷淋实验,发现它不被油、水的侵蚀,发现它是自然界中不可多得的坚韧细密的材质。
浅水区域生长的狐尾藻超疏水的结构让人们学习研制了防水材质,而它携氧入水的独特“超能力”也许能带给人类更多便利入水的奇思妙想吧。
我们在草地里发现了根瘤菌的固氮,这是豆科植物的“超能力”,空气中的氮被捕捉和储存,让豆科植物得以在贫瘠的地方也可以生存的很好,这让豆科植物成为种子植物的第三大科,广布于全世界各地。
人类使用的“缓释肥”就是来源于豆科植物的固氮特性,但是很显然,生物固氮远远比施肥更高效、更安全、更有效,且不容易造成土壤的污染。这就是大自然神奇之处,它总是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困境。
在湿地公园里,步行仅百米,我们就已经发现了多种涉及仿生学的植物。在贫瘠土地上实现“自我施肥”的豆科植物,在水里安然生长的狐尾藻原来“全身高科技”,蜘蛛丝原来防水还防油,显微镜下发现路边锋利的叶子有着硅质外壳,和我们人类发明的锯子一模一样……数十亿年演化的大自然充满智慧和巧思,学生们学习到作为人来需时刻保持谦逊,一直保持好奇,永远向大自然学习。
03
结课活动-仿生学画廊漫步
语文与科学课程的跨学科的课程,最后的学习和反馈还是回到文本阅读中,通过仿生学的画廊漫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科普类文体的写作方式,并在结束后写下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仿生学知识及其思考。
我们在走廊做了仿生学应用的图册和说明展示,孩子们一下课就会聚集过来观察。
野生蜂巢
除了图册,老师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实物进行比较、观察和实验。
观察真实的枫树种子
四年级学生看完仿生学画展后写下的感言
用提问引发积极思考,用学科融合丰满知识体系。当语文学科遇上科学学科,语言与大自然的美砰然而遇,课程变得如此有吸引力。
大千世界的智慧本就一体,卓有成效的学科融合,从身边自然开始观察取材的课程形式,自然也将学生引入真实的观察、真实的实践并获得真实的成长。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每天限50个名额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