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荟·艺术馆开馆,一起来看“疫情世代”眼中的世界

2021-09-23

关注


将中国和全世界的优秀理念与实践结合,为孩子们构建出更好的基础教育,是荟同的使命。


正因如此,荟同设立了高水平的课程研发部门——卓越中心,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文化和产业特色,确立教育创新研究方向,为学生带来突破学科边界的学习体验。



身处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前海,我们将科技与艺术、设计结合作为深圳卓越中心的研究方向。历经长时间的酝酿和打磨,卓越中心团队为同学们设计了独一无二的“荟·艺术馆”项目




创新馆校合作



“荟·艺术馆”是深圳荟同学校卓越中心主办的由课程驱动、儿童全流程参与的无边界校园艺术馆,也是深圳荟同学校与设计互联进行的创新馆校合作,由荟同卓越中心与设计互联 EDU 组建项目组,共同完成整体项目的开发。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馆项目能够为学生提供一流的美育教育。以艺术表达为媒介,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成为未来济世助人领袖的技能、品格和价值观。


▲ 荟·艺术馆


与此同时,这座艺术馆也是荟同学校对未来教育的再想象。相较于展示空间,荟·艺术馆更是一座平台和博物馆。作为校园美育场馆,“儿童视角”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希望呈现的核心,荟·艺术馆也将由此放大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让孩子们能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并通过展览讲述那些打动人心的故事。


“我们相信,校园环境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校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我们通过艺术馆项目让孩子们参与到校园场地的设计、改造,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校园,进而理解世界。荟·艺术馆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设计下应运而生。”学术委员会主席、卓越中心主任杨承博士说道。



9月17日

由荟同学生参与策划和创作的

校园美育场馆——荟·艺术馆正式开幕


51位跨小学、中学各年级的荟同学生

历经1年的筹划

在荟同老师及多位艺术家、设计师、

建筑师和工程人员的协助下


以《疫情世代的思索与推演》为首展主题

将自己对疫情的深度思考融入创作

通过校外研学、学生策展、学生设计...

为观众带来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艺术展览



在展览上,孩子们自豪地

与来宾们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

分享自己对疫情后时代的观察和见解


更让我们作为一所学校深刻地感受到

一切关于教育的努力和尝试都是值得的


▲ 荟·艺术馆纪实短片


今天,让我们通过文章

带您了解关于荟·艺术馆的点点滴滴


—▼—



以学生为中心



从开幕展览选题、课程开发,到场馆设计、运营管理,荟同学校在每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学生意见,为孩子们创造发挥创意的平台和机会。而大人们则通过课程为学生提供完成项目必要的辅助。


▲ 学生 KOL 探讨开幕展览主题


“荟·艺术馆”项目由卓越中心孔维伊老师主导,她硕士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有着丰富的博物馆教育经验。


根据“疫情后新常态”这个方向,孔维伊老师与设计互联 EDU 黎潇楠、叶秋怡老师等组建的项目团队邀请了张凯琴、袁可如、赵谦三位艺术家共同设计创作项目,一起带领学生用垃圾艺术、定格影像、现成品摄影和半虚构写作等方式进行创作。


创作

疫情后的新常态

▲ 荟同学生们在艺术家们的指导下进行创作


艺术馆的筹建,艺术创作以及策展均由学生全程参与完成,其 Logo 也是从学生当中产生。我们通过征集、筛选、投票,最终决定以袁月亮同学的设计作为荟·艺术馆的 Logo。


在此之后,美国 SVA 设计学院设计师张文诗与袁月亮同学沟通,简化了设计细节,共同为我们呈现了最终的荟·艺术馆标志。


▲ 设计手稿


▲ 设计师张文诗与

袁月亮同学沟通设计

▲ 最终的荟·艺术馆标志



源于生活的创作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了解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荟同及设计互联的老师及艺术家们带领学生们走进社区,亲身采访和观察人们在疫情之后的生活状态。


而采访过程中所获得的反馈,也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灵感。


▲ 荟同学校卓越中心孔维伊老师、设计互联叶老师
与艺术家张凯琴、蛇口社区基金会张周韵女士
一起听取蛇口老居民陈老先生介绍渔二社区情况


▲ 学生进入社区观察采访


在设计展馆的过程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提出了自己见解。美国雪城大学毕业建筑师王星瑶则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和要求完成设计。


《疫情》展览设计效果图



突破难关,收获成长



在展馆作品创作及策展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遇到了重重难关。如在想象钻石公主号上乘客经历的时候,同学们发现自己无从下手,于是老师们和他们一起讨论自己在疫情期间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推己及人地去描画、虚构出被困船上人员的境遇。


而策展的同学们则遇到了更多的困难,除了复杂的策展过程,他们还要思考如何组织同学们的作品,如何让他们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叙事...但同学们都不惧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创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荟·艺术馆开幕



9月17日,由荟同学生们在反复与艺术家们沟通探讨,创作,以及精心策划的荟·艺术馆在荟同校园正式开幕!

▲ 策展同学们细心的布置展览


当天下午,荟·艺术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许多荟同家长也来到了现场,共同见证孩子们这一年创作及策划的成果。


开幕式上,老师们为学生创作团队、策展团队以及 Logo 设计的同学颁发证书,感谢他们所展现的优异成果。


▲ 荟·艺术馆开幕式(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走进荟·艺术馆


距离新冠疫情爆发已近两年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

新冠疫情都标记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伴随着持续蔓延的疫情和变幻莫测的世界

经历这一切的“疫情世代”对自我的认知

及对周围世界的看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我们不禁思考,置身于这样时代中

“疫情世代”将如何观察、理解当下的世界

以及将通过什么样的个体行为塑造未来世界?



在疫情持续蔓延的时代,你最关心世界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走进这个光怪陆离又充满哲思的展览,一起来看“疫情世代”眼中的世界 。 


01


垃圾还是乐色?



是否只有当受到了生命威胁,人们才会提高重视的优先级?垃圾污染是否将显化为下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流行?或者它已经是了呢?


垃圾还是乐色?


在这个展厅中,那些我们日常随处可见的垃圾,在孩子们的创作中变成了最特别的艺术品。不同材料和颜色的交织,让垃圾摇身一变成了有趣的“乐色”,当看到这些创作时,每一个观众也不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每日的生活,憧憬那个没有垃圾污染的世界。



02

船的隐喻


2020年初,病毒在密闭的“钻石公主号”邮轮船舱里肆虐,牵动了全球人的心。将一艘邮轮视作为一个微缩世界,荟同学生们关注并想象了不同个体在此中的感受、反应和交集。



时光倒回30年前,21个集装箱的货物从1990年失事的“汉莎号”货轮上落入海洋,顺着洋流漂往全球各地。


两艘轮船的遭遇作为“样本”与“隐喻”,帮助我们感受共情,并思考不可预知事件下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03


平行世界



地球上的人类,应对“新冠”病毒时,有着不同的思维态度。三个平行世界,就此诞生。在这个观察中,我们也得以窥探到后疫情时代的世界。


疫情世代的你,

身处于哪个世界?


当我们走进这个展区,仿佛置身于三个平行世界。在每个世界里,人类又会有怎样的不同故事?荟同孩子们用定格影像的方式进行创作,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引发人们深思的故事。



04


结语



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让我们开始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命运共同体”,也开始引发了荟同学生们与自己的对话,对世界问题的深入思考——如何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本次展览的作品类型丰富,每一个创作都无一不凝结着同学们心血和对疫情的深度思考。


荟同学生也在现场进行导览,与来宾们分享他们对疫情的深度思考及创作理念。当介绍自己的创作时,每个孩子的眼里都闪烁着光芒,我们也在其中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荟·艺术馆的意义远不止是美术展厅,它更承载着教育博物馆的职能。通过荟同跨学科的项目制课程,艺术馆将成为学生自主构建对世界认识的支架;通过自主探索学习,艺术馆将支持学生深度研究,以展览形式向外界表达对世界的观点;通过对展览的再解读和再创作,我们肯定学生成果成为学习资源的价值,也鼓励学生间的相互指导。


此次,同学们以《疫情世代的思索与推演》作为荟·艺术馆开幕展览,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责任担当。在未来,我们也将与荟同学子们再度讨论,设计出更多不同形式和更有深度的主题展览,鼓励他们通过展览的形式向外界表达自己的观点。


正如荟同学校一直所倡导的,希望这些尝试能够拓宽我们对教育的想象,让我们培养出有勇气应对一切未知挑战的未来领袖。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荟同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苏州荟同学校

课程设置:双语国际课程

深圳荟同学校

课程设置:美国课程,双语国际课程

学费区间:20-28.5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