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图表判读】掌握这16个技巧,轻松读懂那些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图(附统

2019-09-29

关注

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高考地理题设计

精心编选综合整理



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二、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三、等压面的判读步骤



四、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




五、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六、气候图的判读



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阅读技巧



八、模式示意图的判读



九、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十、判读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方法




十一、人口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十二、常见人口迁移的表达图示



十三、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判读方法



十四、工业区位模式图分析



十五、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十六、地理柱状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专题设计——统计图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题文)关于统计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统计图能够形象表达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

B统计图能够直观、生动的表达地理事物的数据信息

C统计图能够解决地理空间分布问题

D统计图不能比较地理事物“量”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统计图能够直观、生动的表达地理事物的数据信息,B正确。

南美洲东北部地处热带,但从海岸到大陆内部各地气候不尽相同。图中M城(海拔44米)和Q 城(海拔199米)图①②反映了本区不同季节的气压分布情况(单位:百帕),图③④M城与Q城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M城、Q城与气候的统计图组合叙述正确的是

A图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M地吹东北信风无降水,M城气候统计图

B.图①②显示赤道无风带一年中两次经过M地且有信风从大西洋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丰沛,M城统计图

CQ城海拔高,距海近,平均气温低,降水丰富,Q城的统计图

D图季节Q城为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所以图为Q城的统计图

3.造成M城与Q城气候异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所在的纬度位置,是决定两地年温差均小的主因

B.赤道低气压的摆移,是决定两地年温差较小的主因

C.两地距海的远近,是造成M城远较Q城湿润的主因

D.两地海拔的差异,是造成M城远较Q城湿润的主因

 

【答案】

2B

3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由图形可知,赤道无风带代表赤道低气压带,示赤道低气压带在南半球,代表太阳直接南半球,此时M地受东北信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大量水汽,降水较多,因此M地一年有两次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因此为该地的气候统计图。两地海拔相差不大,对降水影响较小。

3.气候气温影响因此,地形,纬度,洋流,海陆热力性质等。两地海拔相差不大,都位于沿海地区,受洋流与海陆热为性质影响差异不大。Q地由于离海近受信风影响大,降水偏多。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4.下列统计图或示意图(图6)中反映的地理现象,与b地区相符的是


【答案】B

【解析】

根据地理位置可知,该地是云贵高原,盛行西南风,排除A项;位于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所以B项正确。最大温度在0℃以上,降水丰富,所以排除CD

5.(题文)上海市在2012--2014年对PM2.5进行采样,通过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得出了来源构成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图4中甲图为上海市雾霾“元凶”来源统计图,乙图为本地来源统计图(百分比)。

在本地排放源中,机动车、船、飞机、非道路移动机械等为流动源,而在流动源中污染排放“贡献”最高的是    (    )

 

A机动车    B    C飞机    D非道路移动机械

【答案】A

【解析】本地排放源中,机动车、船、飞机、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流动源占29. 2%,该地经济发达,交通流动量大,汽车拥有量高,因此交通机动车的污染排放贡献最大。故A正确

读澳大利亚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和某地降水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6此时,图中Q地干燥少雨的主要原因是(  )。

A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B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

C受寒流影响,降水不多    D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7某地降水量统计图最可能表示的地点是(  )。

AQ    BR    CS    DT

 

【答案】

6.    D    

7.    D    

【解析】

6四个选项中的因果关系虽然都成立,但只有一项是Q地干燥少雨的主要原因。根据图中Q地附近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判断Q地受东南风影响,风从内陆吹向海洋,干燥少雨,形成了热带草原明显的干季,故D项正确。

7图中降水量最大月份为6、7月,这是南半球的冬季,冬季雨水较多的是地中海气候,而T处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和低压影响,多阴雨天气,故D项正确。

“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8位于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气候类型,与上面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B②       C③         D

9③对应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8A

9D

【解析】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

8图中①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冬季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②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选A。

9③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故选D。

 

 

二、综合题

10.

右图为某大河流域及河段平均流量统计图。

 

 

说明该河流易发生洪水的季节及原因。(10分)

 

 

【答案】

夏季(或夏秋季,2分)(该河流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集中,(2分)北部有地形雨与高山冰雪融水汇人,(2分)流域面积大,南北支流同时汇水,径流量过大,(2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流量主要集中在7到10月,说明该河流发生洪水的季节主要是夏季(或夏秋季),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以看出该河流大约是横河的下游,该河流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集中,北部有地形雨与高山冰雪融水汇入,流域面积大,南北支流同时汇水,径流量过大,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洪水的形成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关系比较大。

【考点定位】洪水产生的原因

【知识拓展】我们可以以长江为例分析洪水产生的原因,自然因素 洪水来量大:气候湿润、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若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及川江三方面洪水同时袭来,长江干流势必出现特大洪水;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滞洪能力较差;中下游河道泄洪(过洪)能力不足。人为因素——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一是在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使植被减少,导致: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减洪峰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高,泄洪能力降低。二是在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但两者的作用不同:首先是自然因素,其次才是人为因素,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洪水成灾的作用。洪水来量大:气候湿润、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若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及川江三方面洪水同时袭来,长江干流势必出现特大洪水;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滞洪能力较差;中下游河道泄洪(过洪)能力不足。在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使植被减少,导致: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减洪峰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高,泄洪能力降低。在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洪水成灾的作用。

1130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保障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阅读我国某种“绿色”能源(属于常规能源)产消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该“绿色”能源1995年产消差统计图

 


材料二:我国该“绿色”能源2007年产消差统计图


(1)该“绿色”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其相对水能资源最大的劣势是____________。(6分)

2)相对于2007年,1995年我国该“绿色”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该空间分布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2007年,我国该能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6分)

4)近年来,该能源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使用,试分析其对该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10分)

【答案】

1)天然气(3分)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3分)

2)能源消费地主要为能源的生产地及其附近地区(4分)该能源开发技术要求高,投资大,故生产量少(2分);该能源的运输线网建设不完善(2分)。

3)新疆   四川   陕西   青海(答对其中三个6分)

4)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的状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2分),其大量使用能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分),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量(2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分)

【解析】

1)根据图示:该绿色能源在四川和新疆较多,所以该“绿色”能源是天然气,其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相对于2007年,1995年我国该“绿色”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能源消费地主要为能源的生产地及其附近地区,该能源开发技术要求高,投资大,故生产量少。该空间分布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能源的运输线网建设不完善。

32007年,我国该能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新疆、四川和陕西、青海等省区。

4)绿色能源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使用能够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的状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其大量使用能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人口统计图是进行人口研究的重要依据。读甲、乙、丙三幅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济南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及应对这一变化趋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比较省内迁往济南和淄博的人口的差异,并分析人口迁入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

3)简述四川迁出人口总量多、迁往淄博的人口较少的原因。

【答案】

1)趋势:不断增加。   措施:完善养老制度,促进养老事业发展;适当调整人口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等。

2)差异:济南市迁入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济南市迁入高学历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   影响: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交通、住房以及治安造成一定的压力。

3)四川人口多,人地矛盾较突出;四川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和收入相对较少,所以四川迁出人口总量多。四川与淄博距离远,淄博经济发展水平较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低,对四川人口吸引力较小,所以四川迁往淄博的人口较少。

【解析】

第(1)题,读三角坐标图可知,济南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且2015年就已经超过10%,出现较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应适当调整人口政策,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并完善养老制度。

第(2)题,读图乙中可知,迁往济南的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于淄博,迁往济南的人口数量多于淄博。人口迁移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利主要是增加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弊主要是会增加基础设施和环境压力。

第(3)题,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四川人口迁出总量最多,主要与四川人口总量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关。四川人口迁往淄博较少的原因主要是两地之间的距离远、淄博与长三角等地相比吸引力不大。

考点:人口结构;人口迁移及影响。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