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该不该删“纲常”,取决于对《三字经》的定位

2021-03-23

关注


该不该删“纲常”,取决于对《三字经》的定位

王营

近日,流传甚广的国学经典《三字经》有了一个新版本,和以往各版本有所不同的是,作者宗璞因不认同《三字经》中有关“三纲”“君臣”的内容,而对其进行了一些删改,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举。但是也有人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相信少年儿童也有判断力,几句有糟粕的《三字经》《神童诗》之类的顺口溜还毒害不了他们的心灵。

对《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读本中存在的封建性糟粕是否适合学生阅读的争论由来已久,作家宗璞对《三字经》进行删改,可谓是一次开创性的大胆尝试。虽然这样的尝试值得赞赏,作者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对于《三字经》能否删改,怎样删改,却取决于学界对它的准确定位。

如果把《三字经》定位于“国学经典”,那么无论谁都没有删改的权力。因为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并长期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尽管其中有些内容不适合现代人的口味,但也不能随意改动,一旦改动就不能称其为“经典”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都是国学经典,其中也有不少封建性糟粕,我们能随意改动其中的任何句子和段落吗?这就好像请客,主人摆了一桌精美的“满汉全席”,请了许多客人,其中一位客人不喜欢其中的一道或几道菜,能随便撤换成自己喜欢的菜吗?你不喜欢的菜可以不吃,可以挑你喜欢的吃,并不代表别人不喜欢,如果都换成你喜欢的菜,这桌菜还是“满汉全席”吗?

读经典也和赴宴吃菜一样,像《三字经》中倡导的“三纲五常”,有的人不喜欢,可以不读或者跳读,专挑自己喜欢的章节读,从中吸取有益精神营养。也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读,指出其中的观念对现代人的危害,引导人们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大可不必将其删改,这不是对经典实事求是的态度。

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把《三字经》定位于“国学经典”,而是把它定位于一本儿童“启蒙教材”,则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删改。正如现在的语文课本,每隔几年都要重编一次。因为但凡作为一种教材,都要发挥其教化和启蒙作用,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三字经》中倡导的“三纲五常”,宣扬等级观念,践踏人格尊严,的确是封建性糟粕,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如将其作为现代儿童启蒙教材,对其进行适当的删改是必要的,甚至可以借鉴《三字经》的形式,重新编一本《三字经》,至于后世能不能成为经典,则需要历史的检验。

事实上,宋儒王应麟在编写《三字经》时,是作为一本儿童启蒙教材来使用的。因其浅显易懂,取材广泛,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等,而且其三字一句、整齐排列、合辙押韵的形式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因此自元代之后,《三字经》便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流传,还传播到韩国和日本。《三字经》在元、明、清三朝都有不同的版本,现在流传最广的《三字经》版本是清朝贺兴思的“注解备要”本,也是经过删改的板本,增加了许多内容,与王应麟版的《三字经》已大为不同。

不知道宗璞删改的《三字经》是作为儿童启蒙教材使用,还是对经典《三字经》的解读。如果要把《三字经》当作经典来读,还是应当读原滋原味的宋本《三字经》。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