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课堂观察:语文课不能上成“思想政治课”

2021-04-07

关注


课堂观察:语文课不能上成“思想政治课”

王营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小学语文课《三克镭》,教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解决生字词;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三克镭”是怎样来的?通过这“三克镭”的来历,体现了居里夫人怎样伟大的人格?学生读书后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出通过“三克镭”的不同来历,表现了居里夫人大公无私、为科学献身的伟大人格。最后,教师进一步提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像居里夫人一样勇于为科学献身、大公无私的科学家?学生纷纷发言,一节课结束。

客观地讲,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居里夫人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所感动,并且通过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受到了更为深刻的思想教育。但听课后心里总感到空荡荡的,仔细一琢磨,觉得这节课不像一节语文课,而像是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由来已久。工具说认为,语文是思维和表达的工具,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习得语言和文字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熟练运用于日常阅读和交际中。人文说认为,语文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应当深刻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受到的感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笔者并不想指出哪一种观点正确,只是就这节课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这节课除了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外,难道课文在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就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像这位教师的教法难道就能够真得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课文这个例子的学习,习得读写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语言的基本技巧,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作者的角度讲,文章的思想感情往往不是由作者直接宣布出来,而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需要读者用心体会,用心感悟,况且通过这种感悟得出的结论也往往因人而异,用统一的结论替代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有悖于人文教育的初衷。因此,工具性仍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追求,人文性融于工具性之中,是语文教学的第二属性。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