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做人第一,学习第二

2021-06-16

关注

做人第一,学习第二

《论语》感悟(六)

王营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为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出门后尊重兄长,为人谨慎而又恪守信用,博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践行了这些道德规范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

感悟:本章阐述的是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在处理二者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做人第一,学习第二。孔子关于做人的道德规范有很多,这里只指出了四个方面: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仍然把“孝弟”排在第一位,因为“孝弟”是“为人之本”,有了这个根本,才能依次做到谨信、爱众、亲仁。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何谈“爱众、亲仁”呢?

孔子关于“做人第一,学习第二”的思想,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优秀教育传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建国以来,国家的教育方针虽几经修改,但核心仍然是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把“德”放在第一位,现在又加上了“美”和“劳”。需要指出的是,“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孔子强调的是以“孝弟”为出发点的传统道德,我们今天强调的“德”,应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任务,有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做人第一,学习第二”,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先成人,后成才”。然而,这样朴素的道理却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得以落实,以升学为旨归的功利主义教育,像挥之不去的魔鬼,长期盘旋在我们教育的上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产生了误差。

在人们的观念中,评价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关键是看高考、中考的升学质量;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不管其道德品质如何,主要是看他文化课分数。于是,学校教育中就自然而然地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学生文化课成绩轻品质培养的不良倾向。由此导致我们培养的一些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国家公费派出的许多留学生,贪恋国外优厚的待遇,毕业后留在外国,成了外国公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认为,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与发展智力和思维同样重要。“如果说,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人都戴着个性的面具,那么品德就是面具上的主色调”,“人要像鹰那样高飞,就需借助坚强的翅膀。这翅膀就是智慧与美德”。他甚至认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换一个角度讲,坚持“做人第一”,也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有一所学校提出了“抓德育就是抓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他们从抓学生一言一行的良好做人习惯做起,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主题式德育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几个学期下来,学校的教学质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提升。相反,有一所学校只抓教学质量,平时很少搞德育活动,结果学生行为出现问题,风气不正,学生之间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现象,影响了大部分学生学习,教育质量出现严重下滑。

事实证明,按照孔子所说去做,从“孝弟”抓起,以此作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团结友爱的习惯,崇尚仁人的习惯,然后再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能持之以恒这样抓,也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