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校外培训机构不可一禁了之

2021-06-18

关注

校外培训机构不可一禁了之

王营

当前,民办教辅机构放量增长,加之监管不到位,容易造成资本逐利而无序扩张,企业资质鱼龙混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家长花费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投诉举报也有增不减。对此,有媒体指出,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确有乱象,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从深层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校外教育培训行业,如果不能正视问题根源,而是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那么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懒政和不作为。

不可否认,校外培训机构的存在,满足了家长对优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对于一些在体育、书法、绘画、舞蹈等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家长可以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通过供校外培训,为孩子提供个性化教育。从这一角度看,校外培训机构仍有存在的必要,对之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的确是一种懒政和不作为的行为。

公众之所以对校外培训机构多有诟病,原因在于许多校外培训机构单纯以营利为目的,违背教育规律,干了自己不该干的活。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打着提高学生成绩的旗号,利用寒暑假、双休日,提前学习文化类课程,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有的培训机构进行超纲、超难度教学,搞题海战术,强化应试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厌学。况且,培训机构的教师大多数来自于公办或民办学校,有些教师在学校课堂上不讲或少讲,故意留到培训机构讲,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进而演变成培训机构赚钱的帮凶。这些现象如不及时纠正,不仅影响区域教育生态,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前段时间,针对校外培训的一系列乱象,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 ”“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

笔者认为,作为学校教育重要补充,校外培训机构不应以数学、英语等文化类课程的培训为主,而应以文体类特长培训为主。对于违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查处是必要的,但不能搞“一刀切”式的关停,而是要对其加强监管,让其回归教育的正途。

首先,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师资条件等办学标准,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申报、审批和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办学标准的校外培训机构要依法取缔。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条件简陋,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师资不达标,对于此类培训机构,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物价部门要根据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成本,合理申定其收费标准,并面向社会公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坐地起价,随意提高收费标准。

其次,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的课程类培训,应以辅导和转差为目的,课程设置应当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且培训内容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个体能力相适应,不得超出国家课程标准开展超前、超纲培训。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的特长类培训项目,要制定明确的课程计划和培训方式,构建相应的质量评估标准,引导家长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进行理性选择。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质量进行评估,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

再次,严格规范校外教师任职条件。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也是教师,也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因此,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教师任职资格,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要在培训平台和机构显著位置实事求是地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不得弄虚作假,夸大其辞,误导家长的选择。

最后,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各地要多管齐下,根据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对已经审批登记,但有负面清单所列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及时将其从白名单上清除,并加入黑名单;对未经批准登记、违法违规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应予以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同时,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要将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的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黑名单信息、抽查检查结果等归集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于相对应企业名下并依法公示。对于非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的失信行为,要依据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有关规定,进行信用管理并依法公示。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