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不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是减负的必要举措

2021-07-01

关注


“不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是减负的必要举措

王营

日前,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在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规范教育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计划》规定,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各年级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零起点”教学。从严控制考试次数,优化考试内容,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绩和排名。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每次考试成绩要不要公布?要不要按成绩给学生排名?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在社会上争论不休,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安徽省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角度出发,要求各学校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绩和排名,有利于纠正家长和教师唯分数、唯名次的错误观念,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这一要求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早在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就作出明确要求:“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安徽省的这一规定,正是在贯彻落实教育部的这一指示精神。

其次,这一做法有利于纠正家长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孩子的成长除了要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其人格的健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前者可以通过纸笔考试、分数测量出来,而后者则难以通过考试和分数进行测量。然而,现实生活中,孩子一旦进入学校,家长往往会只关注前者,而轻视或者忽略后者,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决定人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家庭教育是人生的起始教育和奠基教育,应当将人格教育、做人教育作为第一任务。孩子具备了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人格,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按照教育部要求,虽然不公布学生成绩的排名,但可以对学生学业成绩实行“等级”评价,其目的就是要破除家长“分分计较”的攀比心理,将家长引导到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正确轨道上来。“等级”评价虽然看上去有些模糊,但家长也可了解孩子的学业水平,在督促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平,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这些也是孩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必备的能力。正如台湾作龙应台所说:“教育并非仅是知识教学,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回转的空间。这,在分数的小方格窗里是看不到的。所以如果你对低分感到失望,不要忘记,真正的教育就在日常生活里,在方格以外的纵深和广度里。”

其三,这一做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过去一个相当长时期,我国学校几乎不约而同地实施学业成绩排名制度,无论大考、小考,都要把所有学生的成绩、名次统计出来,贴在教学楼的楼道里,供学生观看或者直接在课堂上由老师公布成绩和名次。每逢这个时候,除了极少数考得好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心情都十分紧张,而老师宣读名次的语气也明显带有褒贬色彩。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

公布成绩和排名,许多人认为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有压力,其实很多成绩不错甚至非常优秀的学生也不希望老师这样做,因为他们如果从前三名的位置上掉下来,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也会很大。这样以来,无论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在成绩和名次面前,心情都难以平静。回到家里,几乎都要承受父母的无休止的数落甚至是暴力惩罚,这种状况不知伤害了多少未成年人的心灵,并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长期的阴影。

况且,从法律的角度讲,成绩和名次应当属于学生的隐私,而且这种隐私不是一般的隐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尊心,侵犯了这种隐私就等于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需要注意的是,不公布成绩和排名并非是学校推卸责任,也并非教师不再对试卷进行分析和讲评。教师要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诊断和激励功能,认真收集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科学讲评,制订下一步改进教学的措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