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东京奥运11金:学霸冠军的父母,都做对了这3件事

2021-07-29

关注

7月24日,迟到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开幕。


从奥运开始至今,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00后女孩杨倩勇度东京奥运&中国第一金"

"中国选手侯志慧拿下女子举重49公斤级金牌"

"孙一文一剑封喉,成功夺金女子重剑决赛"

"跳水梦之队施廷懋/王涵在女子双人三米板上摘下金牌"

………



截至发稿,中国代表团已经摘得11金5银8铜,位居金牌榜第一名!



在我们众多夺冠的英雄中,奶萌的17岁女孩张家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7岁女孩张家齐和不满16的陈芋汐,在决赛时刻,十分漂亮地拿下女子10米台跳水金牌,当时的解说员都不禁惊呼赞赏到“下饺子的水花都比这大”。



随后两位女孩早前的采访视频被网友搬出来,不断在网络上传播,瞬间圈粉无数,我也被萌化了。


当时赛后记者问道,拿到这么好的成绩,有没有想过跟教练要什么奖励啊?


只见张家齐先是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想好,想了一下说可能还是芭比娃娃吧。



在这视频下,有网友就说【你就是一个活体的可爱芭比娃娃,不用芭比娃娃啦~】点到大家的纷纷点赞认可~






不用买娃娃了,你就是可爱的芭比娃娃~

救命!好可爱!奶萌奶萌的!

芭比娃娃给她买!!!

好想生个这样的女儿…… 


她们在赛场上是叱咤风云的战将,下场后却是想要芭比娃娃的萌娃,这反差萌实在是太圈粉了~


真是英雄出少年,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出现很多为国争光的“00后”身影。


为什么优秀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这些奥运冠军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国际舞台成为王者的?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父母都做对了什么?


在大量研究了奥运冠军的个人采访和家庭背景后,我总结出了3条冠军家庭普遍都有的教育特质。

1

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天赋

幸运的人被家庭帮助发展


张家齐的队友陈芋汐在她三岁的时候,就被体操运动员爸爸带着练体操。



但是后面她却喜欢上了跳水,爸妈尊重芋汐,送她去学了跳水。


陈芋汐爸妈说到,我们并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成为职业运动员一定要成功,我们经常对她说“你要是学不成,我们就回来读书”。


在陈芋汐遭遇困难挫折时,爸妈会经常鼓励她“你跟自己比就好”。



正是芋溪爸妈的陪伴与尊重,芋溪才能坚持艰苦的训练下来,成就了今天的奥运冠军。


男子举重67公斤冠军谌利军也是在小时候就展露现出他的体力天赋。



谌利军1992年出生于一个家庭拮据的农村家庭,他从小就要帮家里拔花生干各种农活,这也间接锻炼了他的体格。


在12岁那年,他被教练蒋益龙一眼看中,但父母因为家庭情况有很多顾虑,教练就5次翻山越岭去山里给两老做思想工作,直到最后,谌利军还是被教练急匆匆拉着坐拖拉机带回体校的。


在谌利军上体校后,爷爷和父亲相继患病去世,家里只靠母亲一个人在砖厂维持生计,即使学校免除学费,谌利军还是交不起学费。


母亲曾一度想让谌利军辍学,但是教练却坚持:

"他是个好苗子,不能荒废了,你家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生活费,你有钱就给一点,没有的话,剩下的都交给我。"


在谌利军的人生职业道路上,教练充当了父亲般的人生导师角色,他的天赋有幸被发现和训练发展,让我们见识到举重体格之美。



就是这样在艰苦的条件和教练的帮衬下,谌利军一步步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之巅。


一个人能成功,肯定是因为把TA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带有个体的天赋特质,聪明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TA们发展天赋,从而成就孩子的人生。


2

选择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能坚持做多久


“我没有一夜成名的感觉,为了来到这个位置,我已经努力了十年,从来没有间断。”


拿到首金后的采访,杨倩说:感谢爸妈,教育了我,培养了我。


没有一种天赋,不需要努力。这是父母从小教育杨倩的道理。


11 岁时杨倩遇到启蒙教练虞利华,正式进入体校训练,前两年的训练生活,都是以基础动作为主。


卧姿、跪姿等,比起打枪来要枯燥得多。刚开始练习一个动作,保持一个姿势十几分钟,后来慢慢增加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小队员练到哭司空见惯,杨倩也是一样。




十年的训练生涯中,杨倩打过两次退堂鼓。


第一次,因为每天重复枯燥严格的训练,她心生放弃射击的退意,想要回家重拾学业。
在即将放弃的关键时刻,父母告诉杨倩,再坚持一下。


年幼的杨倩听进了父母的话,“不要半途而废”,是父母对童年杨倩的要求。


第二次,杨倩母亲生病了。孝顺的杨倩一心想要照顾母亲,再一次萌生了离开体校、放弃射击的想法。


母亲施安芳劝住了女儿,“只要你取得好成绩,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高高飘扬,就是我最好的良药。”




不抛弃、不放弃,是杨倩的座右铭。


“比如我练习中有一次打得不好的话,就会主动去要求自己,

我今天一定要把这一枪打好,不能放弃。”


进入国家队后的杨倩,也没有落下学业。


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16 岁那年,杨倩考入了清华附中,还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


18 岁,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经济学院。


进入大学之后,杨倩也没有荒废训练,不止在多个重量级射击比赛中夺冠,还打破了不少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


一边坚持训练,一边努力学习的杨倩,俨然已经活成了“别人家孩子”的模样。


杨倩夺冠后,记者访问杨母“比赛后你会联系她吗?”

“不会主动联系她,从她开始准备比赛后都不会联系她,我们说好了,结束后等她联系我们。”


你只管在舞台上发挥驰骋,我们会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你关注你,这就是奥运冠军的父母。


回首杨倩的成长经历你会发现,一个横空出世的天才,家庭、天赋、努力、坚持缺一不可。


她当然有天赋,但比天赋更重要的是,发现天赋,训练天赋,加之持续不断的努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真正懂得爱孩子父母,不应该只看眼前,不要因为舍不得孩子吃苦,而错过未来本该属于孩子的高光时刻。


3

专注自身

比起结果过程更重要


发现天赋有了坚持,如果心态上一心只盯着赢,那么很可能会输。


通往成功的路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26日大家都在等待乒乓球混双决赛的结果,中国组合许昕/刘诗雯最终以3-4负于日本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获得银牌。



其实在此之前, 刘诗雯已经为中国拿了20个世界冠军,许昕拿了19个世界冠军。


很庆幸相比于多年前,大家对于刘翔因负伤退赛的责骂,多了更多的宽容和自信底气。



没有人会一直赢,努力的过程中失败避免不了,重要的是不要被挫折打败。


好的结果固然很重要,但努力的过程更重要。


孙一文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奥运会在我心中很神圣,对于运动员来说就是一个梦想。这几年更坦然一点,人生的目标不只是金牌,我觉得要把过程做好,上一届除了成绩,过程不是很好,这一届我想把过程做好,那结局自然而然还可以。”


身为家长,除了要教孩子如何去赢,更要要让学会面对输,有了面对输的好心态,专注努力的过程,好的结果自然随之而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所见到的别人高光时刻,大多数除了他们自身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之外,更有我们看不到的无数人努力托举。


父母家庭就是孩子最好的兜底,懂得好的教育,才能帮助孩子未来的路走得更顺更远。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