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论语》教育智慧:注重物质激励,更要关注精神激励

2022-01-27

关注

原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如果只是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必然会招致很多怨恨。”

感悟:这句话不难理解,一个人如果唯利是图,巧取豪夺,放纵自己的私欲,必须会损害他人的利益,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危害,从而招来众人的怨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不胜枚举,想一想那些贪官污吏,他们为了个人利益,不顾一切地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最终东窗事发,锒铛入狱;还有那些不法商人,为了赚取巨额利润,不惜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坑害国家,毒害人民。

近年来,接二连三出现的毒奶粉、瘦肉精、假药品之类的事件,就是“放于利而行”的典型案例,这些事件的主谋最终都登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受到了道德的审讯和法律的惩罚。对于这样一些人,老百姓不仅仅是“怨”的问题,恨不得扒他们的皮,食他们的肉。据前段时间报道称,制造和销售瘦肉精的主要当事人,有的被判处死缓,有的被判处无期徒刑,老百姓拍手称快。

这样看来,孔子是不是要求我们放弃个人利益的追求?事实并非如此,孔子并不反对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最大限度地获取个人利益。在他心目中,君子也爱财,但必须取之有道。上一章中,他甚至要求君子在实行德政的前提下,依照法律法规,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实惠,这看上去似乎与“放于利而行,多怨”相矛盾,其实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孔子赞成的是正当合理的利益追求,但反对是放纵自已的私欲,损人利己的利益追求。

这又使我想到了学校管理。管理者在坚持以德治校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奖励制度,激励教职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并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体现他们不同的价值,这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但在实施这一制度时,要把握好其中的“度”,物质奖励不可过“度”,不能一切都用“钱”说话,因为在教职工的心目中,除了物质需求之外,更多的是精神需求,需要得到众人的认可。如果一切用钱说话,教师为钱而教,班主任为钱而管,学生为钱而学,为了获取一点小利益而斤斤计较,就有可能培养出一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势力小人,不仅会招致众人的“怨”恨,同时也会败坏学校的风气。

因此,在学校管理中,不能没有物质激励,但物质激励不是万能的,管理者在注重物质激励的同时,还要关注情感投入,注重精神激励。比如学校可以通过评优树先、教学比武、心灵对话、才艺展示等活动,为广大教职工提供展示的舞台,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有时候,校长一句推心置腹的话语,可能胜过千元、乃至万元的物质奖励。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