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论语》教育智慧:处理好“让”与“不让”的辩证关系

2022-06-14

关注

《论语》教育智慧:处理好“让”与“不让”的辩证关系

《论语》感悟(一五四)

文/王营

原文: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8.1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多次让出国君的位置,老百姓都找不到用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

感悟: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周文王的大伯父。传说古公亶父发现第三子季历的长子姬昌有德有才,将来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想把王位传给季历。泰伯知道父亲的心事后,主动放弃继承权,与二弟虞仲一起逃往南方吴地隐居起来。古公亶父死,泰伯没有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季历将王位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文王传武王,灭殷商,统一天下。

泰伯“薄帝王而不为”,多次推让国君的做法,与当时各诸侯国争夺王位,甚至杀父弑君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孔子非常赞赏泰伯这一美德,认为他是品德最高尚的人。

孔子本人也具备这一美德。《学而》篇中有一段对话: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所谓“让”,就是在功名利禄面前先人后已,将好处留给他人,将不利留给自己,孔子因为具备这一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受到国君的礼遇。

“让”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准则。俗话说“让一让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处理某些事情的时候,当你与别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最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忍让一步,等双方情绪平复后,再心平气和地进行勾通。如果双方都不让,刚会使矛盾进一步升级,给双方甚至更多人带来感情上的伤害。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可能处处是鲜花和喝彩,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不可能件件如人愿,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一步有时会为你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也会为你赢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但是,“让”并不是无原则的退让,以至于失去争取成功的机会。孔子一方面主张谦让,另一方面他又说:“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第十五),在真理和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必谦让。泰伯之所以谦让,传说是他自我感觉才能的确不如姬昌,他能“让”贤,一方面说明他有自知之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以天下为己任,顾全大局,将王位让给贤于自己的人,这是泰伯“让”的原则。

唐朝初年,唐高祖李渊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世民德才兼备,为唐高祖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李建成无论是战功,还是威信,都无法和李世民相提并论,于是心怀妒嫉,和弟弟联合,多次设计陷害李世民。公元626年7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久登上皇位,年号“贞观”,这是李世民的“不让”。

李世民在位期间,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完善科举的政策,使天下出现空前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在政治上较清明的一个时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无论“让”还是“不让”,每个人都应该在心中建立一套价值准则,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为了追求真理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让”,也可以“不让”,二者均应被视为一个人美好的品德。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