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打鸡血”未必能让孩子变得优秀

2022-10-08发布于山东

关注

近期,两张课表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两张课表来自同一个家庭,一张是10岁读小学四年级哥哥的课表,周一到周日,除了在校,都要参加各类补习班,还要完成相应的练习。另一张是妹妹的,5岁读幼儿园中班,但琴棋书画样样都要学。

对于这两个孩子,现在有个俗称——“鸡娃”。所谓“鸡娃”,就是给孩子“打鸡血”。“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这些孩子因此被人们戏称为“鸡娃”。“打鸡血”也许能让孩子获得暂时的兴奋和快感,但不可能打一辈子。依靠“打鸡血”让孩子变得优秀,成为父母眼中期盼的样子,并不见得是真对孩子好。

把孩子变成“鸡娃”,折射了家长的升学焦虑和就业焦虑。许多家长以“不让孩子摔倒在起跑线上”为名,不惜投入金钱和精力,为孩子报了各种名目繁多的兴趣班、补习班,其目的就是让孩子拿到各类兴趣证书,或者通过文化课补习,让孩子取得优异成绩,将来进入一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找一份像样的工作。

家长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望可以理解。但让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到双休日就奔走于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真能让孩子变得优秀,拥有美好的未来吗?我看未必。

德国曾有过一次激烈的关于教育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是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中心,还是以学科学习为核心。他们比较了50个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与50个以教授知识为中心的幼儿园,并持续跟踪了多年。结果发现,孩子提前学习的优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那么持久,最多只能保持到小学四年级。从四年级开始,他们的成绩会出现断崖式下滑,特别是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劣势更甚。同时,在社交和情感上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位母亲,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时,她既没有给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报补习班,而是辞掉了工作,利用节假日,陪伴孩子去城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参观或者看书,或者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让孩子去参加某个他感兴趣的夏令营、冬令营。许多人担心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孩子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高中毕业后考入理想的大学,现已博士毕业。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别人家的孩子”,智力好、习惯好,我家孩子没法与之相比,所以要未雨绸缪,早早打好基础。当然,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在育儿方面,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也许不能复制,但家庭教育在具有某些特殊性的同时,也多少具有一些共性。在这一案例中,母亲的陪伴、快乐的童年、从好奇心出发的兴趣培养,是促进孩子成才的共性因素。

大量家庭教育实践证明,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不是给孩子“打鸡血”,也不是用兴趣班、培训班填充孩子的课余时间,而是要对孩子进行“成人”教育,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会对自己负责;要丰富孩子的经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健全人格和学习力。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