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规范各类“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校长要念好“三字经”

2022-10-13发布于山东

关注

12月30日,北京市教委等九部门制定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公布。其中,提出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保障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办学的内在动力,充分激发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推出了学校可自主安排教学计划、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每三年核定一次区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等多项举措。同时,还要大力精简各类“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列出清单,统筹部署开展,严格规范管理,有效排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

名目繁多的“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不仅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而且加重了师生的负担,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就笔者从学校了解的情况看,近年来,各类“进校园”活动多如牛毛,如“法治进校园”“消费维权进校园”“生态文明进校园”“消防安全进校园”“防震减灾进校园”“廉政文化进校园”“京剧进校园”“地方戏曲进校园”“民俗文化进校园”“国学进校园”“人工智能进校园”“科技进校园”等,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有些“进校园”项目,动辄要求有计划、有方案、有备课、进课堂、有评价,但是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学校每学科、每周的课时安排都是固定的,随意减少课时就完不成学科教学任务,若各类“进校园”项目都要进课堂,课时从哪里来?

有些“进校园”项目,要求“留痕”,有活动开展的档案资料,有过程性材料、有总结、有图片……为应付上级检查,师生不得不牺牲课余时间,打扫卫生,组织活动,补写档案材料,必然会加重他们的课下负担。

有些“进校园”项目,只重形式,不问效果,组织该项活动的部门对活动缺乏整体设计,只是让学校拉拉条幅,贴贴标语,喊喊口号,实际上就是为了拍几张照片,在媒体上发个报道,以证明此项工作完成了,活动来去一阵风,会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什么影响?

客观地讲,各类“进校园”活动并非都是无理取闹,有些“进校园”活动的确对师生有益无害。北京市教委明确提出大力精简各类“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要求列出清单,统一部署,无疑能大大减轻基层学校的负担。落实这一要求,校长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会“拒”,即对照清单,合理取舍。对于铺天盖地、接踵而来的“进校园”项目,校长要睁大自己的眼睛,辨别真伪。有些“进校园”项目可以充实校园德育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且清单有列,这样的项目校长就要毫不犹豫地承担下来,并认真抓好落实。一些活动只求形式,不求内容,只是为了应景,师生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一无所获,且清单无列,这样的项目校长要旗帜鲜明地学会“拒”。实在拒绝不了的,要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陈以利弊,由上级部门协调解决。

二是学会“合”,即利用其优势,科学整合。一些清单上所列“进校园”教育活动,若与教材内容重复,校长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研究,将其作为一项课程资源,整合在学科教学中。比如“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既可以与语文学科整合,也可以与地理、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整合,还可以与艺术学科整合;再比如“生态文明进校园”“消防安全进校园”“科技进校园”等项目,可以与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整合。

同时,诸如“京剧进校园”“地方戏曲进校园”“民俗文化进校园”“国学进校园”等项目,也可以统一整合在“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之下,由各学科教师分别落实,不一定每个项目都安排专人讲授。这样以来,学校不用单独增加课时,教师也不用单独备课,既减轻了师生的负担,也丰富了学科课程资源。

三是学会“改”,即抓住机遇,打造特色。有些“进校园”项目,校长没有理由拒绝,也难以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借力打力,充分挖掘其促进学生成长的有利因素,将其改造成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比如“人工智能进校园”项目,虽然目前很多学校还不具备相应的设施条件,但它符合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并且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学校可以把它打造成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活动、节假日等时间,通过小课题研究自主探究、实践,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而且长期坚持,还可以推进学校其他领域的改革,促进学校形成特色。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