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入户家访”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2022-10-13发布于山东

关注

近日,一条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家长疑问的帖文,在网上引发关注和讨论。家长发帖问:学校为何放着电话、微信等通讯便捷的方式不用,反而安排入户家访,并直指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质疑这是一种形式主义。对此,11月4日,福州市教育局通过“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务平台”公开回复称,入户家访并未过时,它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沟通方式”。

家访,指学校管理干部或教师专门到学生家中访问,与家长面对面地沟通学生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学生的家校联系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通讯手段的现代化,这种形式的家访逐步被手机、微信、QQ等便捷的通讯方式所代替,传统家访逐渐式微。

实际上,教师入户家访具有现代化通讯手段不可替代的优势,并未过时。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信息,如家庭背景、家长性格及受教育程度、学生个性、兴趣爱好及在家的表现等,从而与家长一起制定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案。

二、便于教师和家长进行情感交流,平等地、面对面地交谈和接触,家长更易于接纳教师的观点,家校更容易达成一致,有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易于形成教育合力。

三、便于收集家长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有助于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提高教育质量。

鉴于家访的诸多优势,学校有必要坚持这一传统,并形成常规,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学校在设计家访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教师要克服惰性思想,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意义;要放下架子,尊重家长,平等地与家长进行交流;要掌握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交流;家访不是告黑状,不要总拿学生的成绩说事,而是要分析学生成绩背后的原因,提供建设性意见。

受网络不良信息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在此背景下,教师更需要通过家访摸清学生的思想动向,以便因材施教,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现代化通讯手段无论多么先进,也只能进行浅层次的交流,无法代替面对面的深层次情感沟通。所以,在强调以人为本、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当下,传统家访并未过时,且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