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诺奖得主没通过西南财经大学考核被解聘??

2022-10-13发布于浙江

关注

这几天很火的一件事,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hillip H. Dybvig竟然在西南财经大学任教达11年。


而且不同于一些学校所谓的“名誉教授”,这里解释一下,“名誉教授”是对学术界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授予的荣誉称号,和国外高校发“名誉博士”差不多。确实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但授予者和机构没有合同上的约束和义务。


也就是说,“荣誉教授”其实只是一个虚的名头。


今年另外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如卡尔·巴里·夏普莱斯、安东·塞林格、阿兰·阿斯佩,在上述几所中国高校——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西安交大及华东师范大学担任着名誉教授的职位。


于是这几所高校想尽办法显示他们与诺奖得主有着深厚的关系。


但是Phillip H. Dybvig可不是,他作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的院长,实打实在学校里工作了11年之久。然而,在他获得诺奖的前一年,也就是去年被解聘了,原因是双一流没通过教育部审核

只要再多请两年!就可以正大光明在诺奖得主的头像下面标上自己的所属单位,那,才叫排面,这波可以说是历史级的失误了。

于是,西南财经选择低调,装不知道,毕竟这一道贺,恐怕就成了碰瓷。


据称,Dybvig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工作。


获得诺奖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在治理金融危机上的理论建树。


他是西南财经最成功的的兼职引进,经常看到他在校园里与老师、学生在一起交谈。打扮颇有特色,蓄着大胡子且把留着的长发梳成一条辫子,喜欢穿中式对门襟马褂,对中国文化有很高的热情,老婆也是成都人。


他现在已经带着家人回到美国高校继续工作。


其实离职员工成为大家的事情非常多,只要是按照规矩办,没有什么尴尬的


然而至于学术考核的标准,说实话,国内的高校大同小异,大部分的诺奖得主都未必能够通过,因为我们要的是短平快。


也别怪高校如何如何,他们的头上一样一大堆考核。


正如一位兄台所说:学术是自己的,而高校找的是科研产业工人,说白了就是计件的论文民工,你要是没有这个觉悟,那是待不下去的。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