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2022-11-21发布于山东

关注

日前,新教育实验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同样的孩子,在不同的教师面前就有不同的表现;同样的知识,在不同的教师面前就有不同的阐释。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充当知识的传声筒,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外一个脑袋;有些教师,则能够复活知识,让知识还原到它最初被发现的状态,让学生能够经历科学家当初发现知识时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记忆和接受知识。教师这种复活知识的能力,与教师的专业阅读是分不开的。

日常教学中,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恐怕除了读教材、教学参考书和有限的几本教育理论书之外,其他书籍很少涉及,根本谈不上专业阅读。有的老师读书可能稍微多一些,但大多是凭兴趣或者为了休闲的需要,读几本“快餐式”的生活杂志或者文学作品,真正为教学和研究而进行专业阅读的教师凤毛麟角。

学校有规模宏大的图书室,藏书不可谓不多;也有规格较高的阅览室,订阅杂志的品种也不可谓不全,但经常光顾这些地方的可能只是少数几位老师,其兴奋点也大多不在教学上。教师不读书或者读书少,直接导致其知识面狭窄、思维迟钝、智慧枯竭。大多数老师只能凭借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有限信息,重复着自己的工作。教师成了书本知识的“传声筒”,根本无创新可言。

朱永新教授在文中提出,教师要有“复活知识”的能力。我的理解是教师要把死知识教活,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得通俗易懂,让知识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活力,而要达到这一境界,显然需要教师视野开阔,进行专业阅读。

读书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智慧发育,还可以促进精神发育、人格发育,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也曾说过,阅读绝不仅仅是我们与书本的联系,而是我们与自身的联系,是通过书中的世界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联系。中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应具备专业阅读的能力。

何为专业阅读?朱永新教授指出:所谓专业阅读,是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阅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作用于专业实践的自觉阅读。新教育实验曾经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理论,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是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其中,专业阅读是基础、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如何进行专业阅读?朱永新教授提出两个关键字, 即“专”和“问”。所谓“专”,就是教师要专心致志地精读某一个领域的书籍,熟读一些与教学专业相关的书籍。如语文教师,不仅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提升自文学修养,还要阅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哲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锐意改革创新,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提升理论层次,选择一些与教学方法相关的书籍进行深入阅读,也属于专业阅读。

所谓“问”,是指教师在专业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朱永新教授指出,在专业阅读的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然就能够把握知识的源流和内在的关系。专业阅读中的提问,通常是要解决三个“w”,即“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办(how)”。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要收集和认清事实,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要解释事实,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要认清事实而解决问题。教师在专业阅读中经常进行这“三问”,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复活知识”的能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碎片知识系统化,从而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不断提高教学专业化水平。

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人,还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