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坚持“以德为先”要破解德智分离的难题

2022-12-05发布于山东

关注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前者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后者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同样把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列在了第一位。两个文件都明晰地传递出“育人当以德为本”的理念。

德育,位居其他各育之首,既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然而,在现实教育中,由于学生道德素质评价的模糊性,德育很难与语、数、外等智育学科一样,成为高考、中考必考科目。与智育相比,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虽然有些学校成立了德育处,好像是“以德为先”了,但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德育处的工作就是负责检查卫生、维持纪律等一些琐碎事情,其地位不可与掌管教学业务的教导处相提并论。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德育处和教导处各自为政,有时互相推诿扯皮,各自在事务性工作中忙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好像德育工作只该由班主任负责,与学科教师无关,课堂上出现学生违纪事件,任课教师不会主动处理,而是将学生交给班主任处置;在学生看来,考高分、上好学校才是求学的最高目标,道德素质高低不会影响升学。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常态。“德”“智”分离,不仅难以将“以德为先”的理念落到实处,还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早在民国时期,陶行知先生就给我们留下一道作业题 :“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坚持立德树人,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结合时代特点,完成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这道作业题。

一是要在思想认识上坚持“以德为先”。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识之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和不健全的” 。但现在许多教育工作者恰恰是把自己的职业仅仅局限于“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没有居于领先地位的德育,仅用知识填充学生的大脑,这样的教育就是不健全的教育,也是缺乏灵魂的教育。

二是要认识到“德”“智”不可分离。学校德育工作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其中,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定向。而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人格,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实践证明,德育中蕴含着理性的成分,智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加深学生对德育内涵的认识,德育是智育的发动机,智育是德育的助推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三是要探索德育和智育融合的有效方法。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隔靴搔痒式”的道德延伸。西方有两种道德教育传统至今仍然有影响:一是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品格—习惯”教育模式,告诉孩子美德是什么,在实践中怎么做;二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的思辨教育模式,先不告诉孩子什么是道德,而是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理解什么是道德,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二者虽然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既要重视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又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在春风化雨式的德育体验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是协同配合,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是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熏陶作用以及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品德塑造至关重要。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会给孩子的品格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充分发挥家委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使“以德为先”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合力。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