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尊重、理解、信任是维护家校关系的“密钥”

2023-02-13发布于山东

关注

近日,媒体刊登了一位家长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反映了家长对老师的不少意见,比如,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课堂效率低下、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放学后完成。在对待家长上,也缺乏尊重等。字里行间弥漫着不少怨气——“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做不完作业不能吃饭。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情,最简单的道理老师难道不懂吗?”(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一直以来,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几乎都处于紧张状态。尽管双方的目标并无冲突,但在宏观理念、实现路径乃至学习生活中的细节层面,差异仍然较大。文中家长所反映的问题,如家长会上老师对家长的大声训斥、对家长意见的置若罔闻、对学生的过分要求等,的确在教师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需要学校督促教师加以改进。

但从字里行间,我们也不难读出,家长之所以对教师充满怨气,某种程度上源自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和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家长会上班主任公布学生考试成绩、训斥家长确实不妥,但要求家长少看电视、不让学生玩手机、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等,却是肺腑之言,这些理应是家长的职责所在。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只有家长与学校目标一致、相互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校关系紧张,各执一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如何处理家校关系?笔者认为,要在尊重、理解、信任上下功夫。

首先是尊重。尊重来自于双方,家长要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家长。家长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地位上不存在尊卑之别。因此,教师在和家长沟通交流时,不能呼之即来,呵之即去,更不可在家长会等公众场合对家长大声训斥。教师要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和语气,处处维护为人师表的形象。同时,家长也要尊重老师,无论教师年龄大小、职位高低,都要心平气和地与教师交流,不能把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发泄在教师身上,更不能自恃位高权重、学历高,轻视或看不起老师。

其次是理解。尊重是前提,理解是关键。当家校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时,双方需要相互理解。比如,在对待家庭作业这件事上,通常是分歧的焦点。作业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是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并非可有可无。教育部门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小学家庭作业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高中不超过2小时。很多家长对此不买账,他们害怕孩子吃苦,以“快乐学习”、减轻课业负担为名,要求教师不布置家庭作业。此时,就需要双方相互理解,家长要理解教师的工作,教师也要给家长讲清作业的意义、理解家长的诉求。如果是作业量太大或者作业形式单调,教师就要对作业进行适当的改革,量可以小一点,形式可以灵活一些。

要实现双方相互理解,最有效的手段是沟通。有人说,最好的家校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当学校或教师要出台一项重要举措时,要提前征求家长的意见;当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和家长交流,找准问题的症结,共同为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家长对学校和教师采取的措施若有意见,要通过正当渠道向学校反映,学校对家长所提的意见要认真核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家长一个客观的答复。

再次是信任。平时不管学校说什么,有些家长总是表面点头,心里怀疑。真正遇到事的时候,家长并不信任学校,怀疑一切,家校矛盾由此逐渐升级。建立相互信任的家校关系,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实事求是、说到做到;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师德文化,要在民主管理、关爱学生、服务家长上不断改进;要重视家长学校建设,开展家长教育工作,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家长也要信任学校和教师,要在达成共同育人目标的基础上,同学校的教师保持高度一致,齐心协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