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儿童与狗不得入内?火上热搜的“厌童症”真的够了!

2023-08-09发布于上海

关注

文|夕暖




01



出门带一个孩子,

怎么感觉就成了罪人?


这两天,有位女作家投诉列车员上了热搜。


这位作家发微博说,自己带孩子坐火车,孩子只是安安静静在座位上画画,乘务员却专程过来提醒:“管好自己的孩子”。


图片来源苏小懒


值得一提的是, 在她和孩子还没走进车厢时,已经被提醒了一次。


这是第二次提醒。


而这个“提醒”,只针对带孩子的家长。


随后,她向12306投诉了乘务员,并因此遭到网友的抨击:“太子妈”、“男宝妈”。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很多人都觉得她矫情,玻璃心,同情乘务员。可同为妈妈的我,却很能理解她那份“被冒犯”的心情。


五一假期,带孩子外出游玩。儿子出门是很乖的那种,一上高铁就是不吵不闹,自己看书或戴着耳机看动画片,结果我同样被提醒了两次要管好自己孩子,“不要让孩子在车厢走来走去或吵吵闹闹”。


语气非常客气,但那份被冒犯的感觉真的谁当妈谁懂得。


第一次我没说话,第二次我也有点生气:他没有走来走去,一直在画画。


在这类“厌童”人的眼里,只要看到孩子,他们就会自动贴上“没礼貌没教养”、“处处给人添麻烦”的标签。


甚至拒绝有孩童的存在。


从2012年韩国第一家“禁止儿童进入”的餐厅诞生起,11年时间里,500多家餐厅、咖啡馆立起“no kids”的标志牌,拒绝孩子及其家长进入。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


而这种标识,同样存在于中国。


在云南、青岛等地也出现了禁止儿童进入的标识。有些酒店的家庭套房,注意事项中强调“该房型不可携带儿童入住”。


甚至有些咖啡馆写着:“DOG YES ,KIDS NO”(狗可以进,儿童不能进)。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


每次出现这样的新闻,网上弹幕都是一片叫好之声:“建议推广”、“强烈支持”、“什么时候引进”……


这种种迹象似乎表明:


有些人越来越讨厌小孩,到底为什么?




02



厌童,到底厌的是什么?


在高铁上,有这样一类勇士。


当车厢里有小孩在肆意奔跑玩闹、如入无人之境时,她一声大吼让全车厢都震颤:


“我真的生气了!”

“都安静点!能不能小点声!”


瞬间,全场寂静,小孩立马从鸡飞狗跳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看到视频的网友,往往是一片叫好声:干得漂亮!


大概很多人都曾有这相似的经历,在高铁上听着孩子的高频叫嚷持续输出几小时,却始终没有勇气发声制止。


所以,难得的发声,就被网友赞为“勇士”,甚至封号“关音菩萨”。


似乎所有人苦孩子久矣。


确实,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现实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让我们厌童的素材。


一位网友乘坐高铁时,遇到一个孩子全程哭闹,还大力拍打座椅靠背,乘务员劝说不成,车厢的乘客也怨声不断。


他忍不住发声,希望家长管一下孩子,但家长却没好气地说:“那你应该跟他讲啊!”


图片来源vista天下


小伙子气不打一处来:“你是他的监护人你有资格啊,他没做好是你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他小孩不懂事你还不懂事吗?”


结果孩子的家长来了一句:“那我把他弄si掉?我给他讲他能听懂吗?”


图片来源vista天下

还有乘客嫌孩子声音太大,让孩子小点声,反而被家长大声训斥:“你去找警察吧,我管不了,我们孩子嚷嚷没有毛病。”


图片来源欢乐


忍无可忍的“熊孩子”,再加上一个不作为的家长才是真正的火上浇油。


象征性地说两句,随后撒手不管,自顾自地玩手机,一副“我也无能为力,大家自求多福”的态度,很容易就会激化双方矛盾。


相互体谅的空间几乎为零。


之前有一个热心大哥的视频走红,就因为高铁上一个女生受不了小孩吵闹,反被小孩的三个长辈联合起来辱骂扇巴掌,大哥看不过去出手相助:


“你带小孩不代表你有理!”“当着孩子面吵,像什么样子!”


一番强势输出,获得全车厢人喝彩。


图片来源沸点视频


确实,站在公众的角度讲,谁奔波在外都很累,凭什么我要听你孩子哭闹?你有孩子了不起吗?所有人都要为你家孩子的哭闹买单吗?


更何况,大多数人对孩子都挺宽容的,能跟家长们吵起来的,基本都是已经忍无可忍了。当愤恨与情绪积压成疾,变成时代特色病——厌童症。


“我承认,我有厌童症。”


许多人在网上做出这样的自白。


以至于,当看到新闻报道,“熊孩子”把电影院里的幕布踢破,被索赔18万。


评论区底下竟是一片欢呼,颇有大仇得报的畅快感。


图片来源时间视频


在顽劣的“熊孩子”和不作为的家长夹击下,他们只能选择抛下“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再善良,不再忍让。




03



家长,在夹缝中道歉


可是,同为妈妈的我又十分理解当妈的难。当我们用妈妈的视角看,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套叙事。


不得不承认,有些孩子到了某个年龄段,的确就是“小恶魔”。


像网友所说的“做游戏、看手机、讲故事、抱一抱、哄一哄”有时的确没用,你吼他打他,他只会闹得更凶。


公交车上,常见的“活蹦乱跳的孩子+灰头土脸的家长”组合套装。“小点声”、“别玩了,回家奖励你……”的叮嘱说到嘴巴破皮,但收效寥寥。


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对家长就多一分同情。


为了让孩子保持安静,很多家长都使出浑身解数。


有妈妈提前准备好一沓贴纸、读物、游戏,生怕孩子坐车到中途满地打滚。


有妈妈给同乘人士准备了抱歉礼包,里面耳塞零食一应俱全,甚至配文说:“老母亲已经做好随时道歉的准备。”


图片来源北京时间


就是为了避免成为大众讨厌的熊家长,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大家讨厌的对象。


所以,有时如果都靠一句“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就能做到,那未免也太简单了。


亲身经历过的人会明白,那些哄不好孩子的家长,未必就是“熊家长”——尤其是那些1-3岁孩子的父母。


这个阶段是所谓的“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小朋友已经开始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又无法准确表达自我,频繁地发脾气、哭闹,是他们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


“你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简直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即使最有责任心的父母,有时也会被折磨得筋疲力尽。


想在公共场合要求这么大的孩子不哭不闹,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当社会把育儿职责完全推到父母个人身上,当不能安抚好哭闹的孩子被视为不尽职,当妈妈在高铁等公共场所被区别对待,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父母的“施暴”呢?


博主苏小懒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位网友带孩子出行的经历:


儿子刚哼唧了两声,路过的乘务员便要求他们把孩子带到车厢连接处哄,“会打扰别人休息”。


高铁广播里也时常强调:“如果儿童哭闹,请带到车厢连接处哄”。


图片来源苏小懒


但对其他成年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却置若罔闻。


我们可以理解部分人对“熊孩子”的负面情绪,但对于整个儿童群体,或许应更多以儿童本位视角进行体悟。


否则,在不断的情绪加码中,这场“厌童”就变成了一场底层互害。


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心理学家杰克·弗莱克了解到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它影响着儿童并隐秘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他称之为“成人中心主义”。


成人中心主义是一种系统性偏见,也是一种中心-边缘结构的逻辑关系,认为成年人因其理性、成熟而更值得拥有权力,而非理性、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处于从属边缘地位,需要接受成年人的主导。


有边界感、自如地控制情绪和行为等成人所普遍认可的公共空间素质,也许并不能普适于儿童,以单一的素质标准衡量儿童,也是一种傲慢的“成人中心主义”。


正如这句话所说:“没必要压抑他们心中的本能,也不能让童心屈从于成人的规则。”


比起“KIDS NO”,我们更应在成人与儿童视角的差异中彼此关照,而不是以成人的思维“征服”童真的世界。




04



比争吵更重要的,

是建立“儿童友好空间”


当有孩子的人和没孩子的人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时,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


火车上设立儿童车厢,支持咖啡馆、餐厅划出“无儿童区”。


然而,将儿童与成人社会隔离开来,看似两全其美的办法,其实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正是在和社会的互动中,幼儿才能逐渐内化社会规则,了解到应该如何与外界共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


所以更重要的是,需要具体一些措施,减淡这种在儿童上的对立。


(1)在公共场合提供足够的“家庭/儿童”设施


就像母婴室、哺乳室等,如有需要,餐厅可以设立专门的“家庭区”,在高铁上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儿童车厢”等。


比如瑞士的高铁网上,就设置了家长以及儿童友好的“家庭车厢”。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家庭车厢”装修得像儿童游乐场,有滑梯、攀爬架、小船和山洞等儿童游玩设施,地面上是防摔面板。


在这里,孩子可以开心玩耍,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吵闹影响别人。


(2)建立完善的“熊孩子家长惩罚制度”


很多人讨厌“熊孩子”,归根究底在于其背后的“熊家长”。


其实绝大数人都可以容忍孩子偶尔的哭闹,前提是父母真心去哄、去管教,而不是放任不管。


但太多的“熊家长”太不作为,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失责。


如果有完善的惩罚制度,并坚定实施,相信“熊家长”绝对会少很多。


(3)需要各个群体的相互理解


作为家长应该做到:


自觉,教育孩子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做。


主动,带孩子出门要先考虑到各种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换位思考,如果孩子影响到别人,应当理解别人的情绪。态度谦和一点,避免冲突升级。


作为被孩子影响的人们,也要更包容一些。


多给家长一些时间去哄孩子。因为孩子这种生物,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童天生如此。


他们不是机器,不可能按暂停按钮,就能立即停止哭闹。


想起这么一句话:


“与孩子或老人在一起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但每个人曾经是孩子,并且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即将成为老人。


如果一个人能够理解他或她也可能收到歧视,他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自然会表现得很谨慎。”


毕竟,每个人都是从调皮的幼儿一步步成长为大人,又从青壮年慢慢变为老年人。


今日嫌弃他人的声量,也许会像一颗时空子弹,终有一日会正中自己的眉心。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