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城乡教育质量均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均衡

2023-10-27发布于山东

关注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重点仍然在农村教育。从目前各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看,只要政府加大投入,短期内很容易实现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的均衡,比如硬件设施等。但这只是教育均衡的一个方面,只有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与城里学校同等质量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均衡,这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因此,下一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应是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质量的均衡。

要实现城乡教育质量均衡,需要在农村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评价机制等方面同时发力。

首先,要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关键在校长。教育主管部门要打破城乡界限,以县区为单位,公开选拔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或管理人员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同时,要加大农村校长的培养、培训力度,通过交流轮岗、挂职学习、集中轮训等方式,提升农村校长的管理能力。

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城乡学校结对、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发挥城镇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学校与结对的农村学校之间不应只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要把两者真正融为一体,共同制订发展规划,共享优质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统一调配管理干部,均衡搭配师资,同步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同时进行质量监测和评价,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步发展。

其次,要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目前,很多地区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尽最大努力补齐农村学校的教师缺口,但这也只是满足了农村学校对教师“量”的需求。许多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并非仅仅是教师缺编,而是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结构性缺编,导致许多农村学校音体美等课程难以开齐开全。师资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制约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是阻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关键因素。

破解这一难题,除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标准外,还需进一步加大“县管校聘”改革力度。教育部门要根据农村学校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统一调配县区内师资资源,尤其要关注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通过有效的政策倾斜,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任教,从而保证每一所农村学校主要学科有一名学科带头人,带动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农村学校也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培养一支“留得住、教得好”,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要根据乡村教育的实际制订教师培养计划,以轮岗交流、顶岗实习、网络研修、教研共同体等多种形式,通过职称评定、评优树先等政策的调节和倾斜,拓宽乡村教师的发展道路,激发乡村教师的创造活力,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能力储备,使其成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一支生力军。

再次,要完善对农村学校的评价机制。农村学校由于在师资、生源、办学规模等方面难以与城镇学校抗衡,自然不能在评价上与城镇学校一个标准、一套方案、一同奖惩,这样做不仅打击了农村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门在制订督导评估方案时,要实施分层评价策略,将城市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偏远农村学校区别对待,让同类学校同台竞技,并鼓励农村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效益,从而激发农村学校的办学活力,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