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治理贫困地区“厌学症”需多措并举

2023-10-30发布于山东

关注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尽管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但在一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厌学症”在不少贫困家庭中滋生、流行。

据有关报道称,导致贫困地区孩子出现“厌学症”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家长思想观念方面存在问题。越来越多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不再信奉“读书改变命运”,不少贫困家庭都抱有“读书无用,不如出去打工”的心态。

二是农村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经常厌学、逃学的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觉得读书很辛苦,部分贫困家庭的家长不满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和校风校纪,担心孩子没学好反学坏,萌生弃学念头。

三是留守儿童问题。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隔代抚养”现象,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老人只管孩子温饱,学习方面全靠孩子自身,导致贫困家庭教育监督功能缺失。

越贫困越厌学,而越厌学就只能越贫困,这是人人皆知的因果判断。这一现状如不能及时得以改变,任其蔓延开来,必然降低农村人口素质,延缓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治理贫困地区孩子“厌学症”,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首先,政府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转变家长错误观念。观念决定行动,由此我想起曾经流传的一段记者和放羊娃的对话:记者:“你为什么要放羊啊?”放羊娃:“挣钱。”记者:“你挣钱以后要干什么呢?”放羊娃:“娶媳妇。”记者:“你娶了媳妇以后干什么呢?”放羊娃:“生娃。”记者:“那你生了娃以后让他做什么呢?”放羊娃:“放羊。”农村孩子若不通过求学改变命运,就类似这个以“放羊——生娃——放羊”为循环的孩子一样,以打工维持温饱为满足,继续在贫困线上挣扎。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不可否认,打工是改变命运的一条途径,但就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一个孩子若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单靠将来从事出苦力、拚体力的低层次的打工来改变家庭贫困命运,难上加难。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打工并非不能改变命运,但也需要高层次的教育作支撑,

政府和教育主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要求,明确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同时,要通过家长身边读书改变命运的具体事例,宣传让孩子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社会营造“读书改变命运”的良好氛围,从而纠正家长“读书无用论”的偏见。

其次,教育主管理部门要加快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孩子厌学、辍学除了需要转变家长的观念以外,主要原因还在于部分农村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不高。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学校生活对孩子缺乏吸引力,有些孩子长期在学业上看不到希望,无成就感,上学如同煎熬,从而导致他们厌倦学校生活。

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从教育内部找对策。就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要加快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加大对农村学校扶持力度,除了投入资金建好农村学校必要的硬件设施之外,还要选派优秀校长和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就农村学校自身而言,不要盲目照搬城市学校的经验,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准确定位,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力争办出特色。要大胆改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为每一个农村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农村学生爱上学校,喜欢课堂。

再次,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和爱,不仅仅是出现厌学问题,还可能造成心理问题,甚至引发社会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并非家庭贫困,家长也非常支持孩子上学,但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打工,鞭长莫及,孩子放学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由此导致他们沉醉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从而荒废了学业。

关爱留守儿童,可以调动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聘请兼职父母,但更重要的是监督父母一方依法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要让他们认识到,外出打工虽然解决了暂时的家庭生活之困,却可能因此荒废了孩子的学业,耽误了孩子的一生,造成孩子永远的贫困。同时,要下大力气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学习有目标,生活有希望,时时感到老师就像父母,学校就是温暖的家。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