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她又火了!14岁金马奖,18岁当导演:目标感强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

2023-06-15发布于北京

关注


如果要评00后演技担当,文淇必须上榜。小小年纪,已经主演了多部口碑影视剧。


前两天,她和郑子忆执导的短片《她问》入围上影节,从此头衔多了一个“导演” ,而她此时仅仅18岁。


作为10岁就出道的演员,对角色的领悟力超强,这让她看起来比同龄人更“早熟”。


14岁时,凭借《血观音》中的棠真,一举夺得金马奖。比17岁封后的李小璐,还早了4年。


当时,提名这个奖项的有叶德娴、许玮甯、吴彦姝和陈湘琪这些资深演员,没有任何背景的文淇能够在角逐中胜出,可见业务能力多么出色。


老戏骨吴彦姝曾评价文淇:“她就像是戏中的一缕光”。


当外界说她是一个把野心写在脸上的女演员,她说:“因为我很好强,我想要被当做一个成熟的大人来对待。”


当她被贴上“天才少女”的标签,她反驳:“没什么天才不天才,你不努力,早晚会有人超过你。” “努力是可以超过天赋的,所以我一直在默默努力。”


当很多人为了名利演戏,逐渐迷失自我时,她保持人间清醒:“我比任何人都更想成为一个好演员,这个愿望里包含了先天的优势,但无论这个优势多么强大,都无法支撑我走完一生。”


她对自己的人生,有充分的掌控权,也有明确的规划。她的目标不是做一个流量演员,也不是拿各种奖,而是要在20岁前,成为娜塔莉·波特曼那样的演员。


文淇目标感强,自信果敢,独立有主见,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你的人生,自己做主


荧幕上看起来冷酷内敛的文淇,私底下却是个少女心满满的小女孩。


她从小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家庭中长大,妈妈和爸爸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给她足够的支持与关爱。


妈妈严格、谨慎,守住大原则。在饮食上,不准女儿喝可乐,不让多吃糖,保证身体健康。


她不刻意回避敏感话题,想给女儿看最真实的世界,学会分辨是非,保护自己。当林奕含事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她冲进女儿房间拉她出来一起看,为女儿敲警钟。


虽然妈妈有些严厉,但她并没有剥夺孩子的自由,从未想过包办孩子的一生。唱歌跳舞弹琴各种爱好,文淇喜欢就送她去学,不喜欢就放弃。哪怕文淇得到了金马奖,妈妈也说,只要文淇不开心不想演戏了,那也随时可以放弃。


妈妈的开明,给文淇更多的人生选择权,让她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


生活中,母女俩无话不谈,共同话题越来越多。


评判亲子关系好不好,“有话可聊”是一个重要标准。文淇和妈妈的日常对话,调皮可爱,像两个闺蜜一般。


文淇:“唉,万一我长大后变坏,你还要不要我?”


妈妈:“不要。”


文淇:“我什么时候恋爱比较好?”


妈妈:“18岁以后就可以谈。”


文淇:“我长大后要是不结婚,你接不接受?”


妈妈:“随便你,反正是你的人生。”


文淇:“那我可不可以不生小孩?”


妈妈:“可以,反正我已经把你生下来了,这些决定你就自己做。”


而文爸爸则是另一种性格,脾性温和,幽默逗趣。


19年,文淇被前经纪公司爆料违约,文爸爸的声明克制动情,着重强调只希望女儿开心。


就是这样被无条件的守护,文淇才可以这么自信勇敢,无所畏惧,在演员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


正因为可以无忧无虑地做演员,她才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为人生目标奋斗。


努力和刻苦,永远是她进步的信条。为梦想充电,不敢懈怠。


非科班出身的她为了演绎好《嘉年华》中从小漂泊、孤苦伶仃的打工妹,曾提前一周在酒店学习清洁、打扫,甚至还专门去学骑摩托车。


她的价值观超正,不负观众,不负自己,尽职尽责地做一个演员,而不是明星。


“我很感谢演员这个身份,让我找到了一个我不能放下这世界的理由,找到了许多世间美好的存在,找到了一份安定,一份信念。”


有目标感的孩子


才能走得更远



不少家长都会抱怨孩子“无目标,无兴趣,浑浑噩噩”,殊不知,生活和学业压力,以及家庭教育等各种因素,使我们的孩子得了“空心病”,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痛苦——没有驱动力,没有创造力,享受不到成就感,对人生失去兴趣。


帮助孩子找到目标,并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是家庭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任务。


那么,目标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家威廉·戴蒙《儿童心理学手册》,对“目标”的定义是:


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他人,对世界有价值的事情时,产生的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目标可能会变,但至少确保一个人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在其行动上做出承诺,并有所进展。

当一个孩子有了目标感,他会更专注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而不会沉迷于电视和游戏。他们也会有长期主义的思想,预见自己实现梦想的美好场景,激励自己不要轻易放弃。


寓言故事《三个工匠》,就讲明了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自豪感,并憧憬未来,是一种巨大的心理能量——


一天,有人问三个正在砌墙的泥瓦匠,说:“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你没看到?在砌墙。”第二个人心平气和地说:“我们正在建一座高楼。”第三个人喜气洋洋地说:“我们正在建设美好生活。”


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没有目标的孩子,内心脆弱,缺乏自信心与自尊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一点小困难就放弃。


而拥有目标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勇敢,有更多责任感与创造力。


如果四岁的女儿一周之内两次被蜜蜂蜇,你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教育孩子?让她远离蜜蜂?美国奥斯丁市一位妈妈却鼓励女儿Mikaila去研究蜜蜂,它们为什么蜇人?每天飞来飞去在忙什么?它们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结果,4岁的Mikaila不仅爱上了蜜蜂,还开创出了自己的事业。


16岁时的Mikaila,就已经将柠檬水卖出了上千万美元,受邀参加美国女性峰会演讲,与前总统奥巴马对话,建立保护蜜蜂基金会。


在Mikaila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用智慧帮助她一步步实现目标。


当Mikaila对一件事表现出兴趣时,他们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启发她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哪怕获得的成就再小,也要有积极的反馈意见,无条件做孩子的“啦啦队”。孩子年纪虽小,但给予足够的信任,会创造出奇迹。


比如,充分利用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甚至被蜜蜂蜇这种糟糕的小事,也变为鼓励孩子学习的动力;不过多干涉,更多地调动孩子自身的能力,让她自己尝试动手做、调整柠檬水的口味,参与绘制海报;和孩子讨论商业话题,增加头脑的敏感度。鼓励她参与儿童商业竞赛,用自己的知识引导孩子如何经营公司。


有了父母的智慧引导,小姑娘越战越勇,一路开挂。2020年8月,她出版了新书《蜜蜂无畏,像孩子一样的梦想》。


她虽然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始终保持利他思维,从销售额当中拿出一部分来捐助给保护蜜蜂、改善环境等公益事业。


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父母要做的几件事



第一,不要做直升机式父母,放下控制欲。


要想孩子有目标,培养自律精神,就不要盯着孩子的大事小事,放手让孩子管理自己的学业和生活。这样孩子才能享受到掌控自己的快乐,对自己的未来有想法,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第二,不要把对工作的不满态度带回家


一个喜欢抱怨工作,满腹牢骚的家长,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他会认为工作本就是无意义的,好好奋斗是徒劳的。


第三,父母要善于倾听,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对孩子的喜好不妄加评判,而是先欣赏,再引导。


第四,告诉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金钱观,过有意义的人生。


第五,帮助孩子找到榜样,多了解各行业,多接触不同职业的人。


“学徒制学习”在欧美国家非常流行。就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找到专业的社会化导师并向其请教、学习,积累社会经验,而后通过亲身实践,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六,帮助孩子建立“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并分解目标。


激励孩子为实现目标采取实际行动,不要停留在空想和半途而废的状态。


10岁-17岁,是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时刻。


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DOAM的目标分解法,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方法来分解个人目标,让孩子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且有动力去完成。


D(direction 方向):目标分解第一步,先知道孩子的大目标是什么,并且所有的行为必须围绕大目标进行。


O(Objective 目标):从大目标分解出来的每个小目标是大目标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述,如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孩子有确定的大目标后,要让他知道不可能一步达到目标,在过程中,需要设定不同阶段的目标,这些小目标是为了更好的达成大目标。


A(Action 行动):很多孩子要当军人、科学家、企业家,无论未来的目标是什么,让他们明确侧重点,把最重要的、最紧急的事排在最前。比如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或者专业知识。


M(Measure 评估):在设定目标之后,一段时间后需要与孩子一起对他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最后,我们要告诉孩子,有目标、有意义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为其发光发热,释放出无限潜能!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