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中文当然得学,我家的这么学

2020-07-15

关注

过去十几年里,一直有一个话题被反复提起:你不让女儿学中文啊?


谁说的?


呃,确实没让。

既没在学校内注册中文课,也没上过中文学校,到了中学考试,也没让她们去考GCSE的中文。

小的勉强还去过两年(13岁和14岁)国内那种2周的专给海外华人娃儿的夏令营,多少算学了几十个汉字。大的忙击剑兼超龄,一个都没去过。


但是,我可没放弃过对她们中文程度的白日梦,只不过从读《红楼梦》降到了老舍,目前似乎还没看到希望而已。


言归正传,没有让她们系统学习,不等于我自己没有研究,如何让英国思维体系里的孩子能听说、然后读或者写中文。


目标如上,听懂,能说,借助“傻”网络翻译器能读,继续借助手机等设备能慢慢写。


当然,这也是十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修正的目标。而今,算达到了,所以汇报一下。


1. 与父母中文对话。从小,我家有个规矩,在家和跟父母说话,请说中文。实在表达不出来,可以蹦英语单词,爹妈翻译告诉对应的中文。


坚持十几年不容易,但显而易见的,俩闺女一口北京腔。温水煮蛙,听说就算拿下了。


2,了解中国文化和人文。我个人的观点,外语是用来沟通的。所以闺女们学西语、法语、俄语,就有意识地安排去当地晃悠,逼着学历的那个在当地吧啦吧啦。但是,中文,算是她们的母系文化, 哪怕不能听说复杂的程度,但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历史、政治,罪莫大焉。

因此,从小坚持过所有的中国节,当然每次都在把节日往文化社会上去靠,这时候就该她俩听我吧啦吧啦了。

坚持聊在中国发生的大小事,只要她们有兴趣,只要这边新闻有报,只要她们的朋友们有提及,以点带面,双向交流。


然后,每次回国会专门去书店看学中文的教材,有其他国家出版的也都关注了,但可惜没找到她们合适的。也因此,非常坚决地不送她们去任何的中文学校。因为不想冒险,不想让她们对学中文有一丝一毫的厌烦。


哪怕闺女最好的朋友在课外学中文,可以一起去;哪怕只要稍微教2-3个月,她们都能拿到GCSE的A*;哪怕她们偶尔会问一下:你不要我们去注册学中文吗?我都没有动摇过。


我在等。


先是那个18岁在Gap Year里有时间的大女儿要求,我要学中文。然后在家网课的15岁小女儿也表示,我有时间,我要学中文。


风来了。


这么大了,学的方法就不一样了。所以我挑了一本英国出的教材,因为她们更习惯英式思维。让她们自学完拼音以后,把教材扔过去,两个人完全可以自学了。

然后我们开始了每周一次中文的主题讨论。主题来自两个方面,她们出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上周我们聊的是香港;我出阅读或者听力材料,比如上周听了20分钟的小说 Under Red Skies: Three Generations of Life, Loss, and Hope in China(BBC2)。不管是香港还是后面这本小说,我们各自找材料,花很多时间探讨事实部分,然后会摆一下多方(包括作者)的观点,有时候争论对错,有时候不,结论并不重要。


让我有成就感的不是两个人能用拼音找字能微信或者短信简单的对话了,而是她们对中国的看法、理解和接受,不再是外国人。


我们的下一个目标用古典诗词学汉字,体会中式文化的独特美。力图把诗词、画、建筑、园林、瓷器、服饰什么的连起来。


当然,我家这两个完全是不考试的学法。如果真要考试,有好的老师事半功倍。正好推荐一下老朋友Lisa,当年她在小女儿那所著名小学里教中文,虽然小的不学,不等于我们成不了朋友。很负责且有经验和耐心的老师。


7月27日起至8月28日zoom meeting GCSE mandarin summer camp.8-11年级的学生,全中文授课.5个人一个班.每周一周三上午10-11点,周二和周四2-3点.。有需要的朋友欢迎直接联系老师Lisa:email learning.mandarin8@googlemail.com £10 一小时,提我的名字优惠£6一个小时,40%折扣。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顺龙仁泽幼稚园

课程设置:香港课程

学费区间:4970港币/年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