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学习不停,创造不止 | 探索荟同云课堂的N+1种可能

2020-04-24

关注


在荟同,我们相信学习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这个特别的时期,当客厅成为了教室,科技从未像现在这般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所"一校多区"的现代化学校,我们在驾驭新数字时代力量的同时,也更加意识到我们未来的教育不应局限于地域和国家。


荟同深圳校区开展线上教学至今已有10周时间,也许我们从未曾想过,全球会有这么多学校一起在线上课,共同面对着疫情带来的变化和挑战。试想一下,当我们不再害怕不可避免地变化,而是拥抱变化,在变化中创造价值,那么这个世界又会是怎样?



自线上学习以来,荟同深圳校区和华盛顿校区的老师、学生们发挥自主性和创造力,带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学校官方搭建和采用的三大平台(Buzz、Teams、Ringcentral)赋予了我们线上教学无限的可能性,此外,老师们也在不断探索、学习,力求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体验。下面,跟着我们的步伐,一起来探索荟同线上课程的N+1种可能。


「线上博物馆」——中华文化艺术长廊


近几周,荟同二年级的孩子们在中文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主题为「中国文化长廊」的学习项目。这是黎玮、姚晓天两位老师根据部编本二年级语文教材中“识字”这一单元,结合当下远程教学的实际场景而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拓展学习活动。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教材“识字”单元课文

两位老师发现,这四篇旨在帮助学生识字的简短课文其实讨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一个既博大又深刻的话题,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对中国文化建立起比较立体的认知,引导他们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从不同角度和维度贴近、体验中国文化,进而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主动探索和研究的兴趣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因此,两位老师别出心裁地制定了五个子话题:“中国文化形象大使”“汉字真有趣”“传统节日知多少”“舌尖上的中国”以及“我和我的祖国”。伴随着课堂上的热烈讨论、课后细致的资料搜集和研究,孩子们用文字、绘画、歌唱表演、朗诵等多种形式呈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解读。



兵马俑、京剧、旗袍、孙悟空……孩子们从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选出自己认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事物作为“中国文化形象大使”。在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时,孩子们也对中国历史和民俗有了更多认识。 


“汉字”这一主题着实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众所周知,汉字当中有许多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象形字,孩子们尽情联想,巧妙地用图画表意,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



最后,大家的作品被上传到Padlet平台,成为了这个“线上博物馆”的一件件展品。老师和同学们还可以在这里留言互动,给同学提出建议,或是表达赞赏。



而此前,荟同高年级的同学们在主题为“演化、改变和变革”的跨学科项目中,也研究了一些汉字的演变历史,并用动态文字、定格动画等形式将自己发现或创造的故事进行了生动的演绎,让我们收获了惊喜!


   

动态文字:火、汉、莫、巫 


   

定格动画:年的故事


我们相信,中国历史与文化是许多荟同学生的“根”,无论他们处在什么年纪,无论他们将来走到哪里,都能在其中找到灵感和力量。


学点数学史:理解数学的另一种途径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更有甚者,用题海战术去片面地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而荟同的数学课让我们对这门学科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最近一段时间,七年级的数学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一个角度新颖、内涵丰富的学习主题,那就是“数学史”。从古埃及到古巴比伦,再到古代中国,几大璀璨的文明古国是如何发展和运用数学的呢?那些我们今日所熟知的定理又是起源于何处呢?




几大文明古国历史中的数学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了解古人探究数学的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还能给学生带来启发,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体会数学之美。


设计思维:用多种能力

解决真实问题的跨学科课程


线上课堂的模式带来了挑战,而我们也惊喜的发现,荟同的学生们正积极的学习如何应对这场转变。荟同学生们根据老师展示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自己选定课题,发现学习和生活中需要解决或改善的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方案。



有的学生根据学校二层的卓越中心空间结构设计了展示学生作品的区域;有的学生提出通过响不同的上课铃声来提醒各年级学生按时进入教室的办法;还有的学生结合当下线上学习的需求,设计了一个手机端的学习平台原型。






荟同学生设计的手机端学习平台原型


您一定已经发现,荟同跨学科方法在设计思维这门课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要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项目作业,学生必须认真观察生活,收集和归纳需求,通过头脑风暴等办法找到解决方案,最后再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并最终落实。

 

我们相信,经过这样的系统培养,学生们将会有能力和自信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并为社会带来实用的发明创造。


打破线上教学的束缚:迷人的科学小实验


做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而在自然科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它更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他们对现象背后原理的认识。


在荟同的STEM课堂上,9年级的同学完成了《盐和化肥》章节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武虎老师利用虚拟化学实验室平台,为同学们讲授了粗盐提纯的实验。这打破了线上课堂对STEM教学的束缚,进一步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虚拟化学实验室


特殊嘉宾远程连线:

来认识美国森林公园里的野生动物吧


负责荟同小学低年级英语人文学科的Laural 老师来自美国中部,疫情以来,被困在美国老家的她一直努力克服时差,给自己的学生带来内容充实而又趣味十足的在线课程。孩子们在她的课堂上阅读了许多关于哺乳动物的科普说明文,学习相关词汇和叙述手法。


最近,她邀请到一位特殊的嘉宾——美国印第安纳州县级公园的自然学家 Bob Dispenza(Laural老师的父亲)来给孩子们展示和讲解各类野生动物。在Laural老师的辅助下,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工作的公园里发现的动物,用标本展示了动物的皮毛和头骨。



随后,他们还请孩子根据KWL图表(训练批判性思维的一种通用工具)的指示,提出问题,并且总结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此外,他们还鼓励孩子找到生活在中国的哺乳动物的图片,用英语描述这些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这样的“特邀嘉宾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另一节课上,Laural老师还请来一位科学家,给孩子们介绍神经元和感官系统,带领大家做了有趣的感官小实验。



用儿歌连接大洋彼岸:分享中文学习的乐趣


作为一所一校多区的全球化学校,荟同各校区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得益于此,华盛顿校区一直很重视学生的中文教学。近日,荟同华盛顿校区的小朋友们正通过线上课程学习中国的生肖,从而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


荟同深圳校区9年级的马海堃和7年级的孙琬真同学通过一则动画,给华盛顿校区的朋友们带来生动有趣的一课。在华盛顿校区中文老师Zheng Mingtong的配音下,他们制作了《小白兔》动画并配置了拼音、汉字与英文,为大洋彼岸的朋友们展示了一个朗朗上口的中国儿歌,给华盛顿校区的小朋友们带来别样的中文学习乐趣。




校区间的线上圆桌论坛:

培养真正关注国际社会的世界公民


荟同一直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有使命、敢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全球公民。近日,荟同华盛顿校区与深圳校区的部分学生,也迎来了特别的一课。在两校区卓越中心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跨校区的线上圆桌论坛,共同探讨“在疫情期间如何对数据进行管理“。


在深圳校区Wallen Mphepo博士和华盛顿校区Greyson Mann、雪莹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共有15名不同校区的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的线上圆桌论坛,孩子们分享了他们对数据管理的不同观点,并学习如何通过AI进行大数据管理。通过全球校区的讨论,让不同校区的孩子们真正参与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中来,并在不同文化、观点的碰撞下,获得更开阔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关注国际社会,关心这世界上的问题与挑战的世界公民。


荟同全球校区线上圆桌论坛


颠覆意味着机遇。当线上课程成为常态,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我们相信,这段时间的学习经历会让孩子们懂得,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只要我们积极适应,灵活变通,都可以继续在学习、创作和交流中发现新的乐趣。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荟同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苏州荟同学校

课程设置:双语国际课程

深圳荟同学校

课程设置:美国课程,双语国际课程

学费区间:20-28.5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