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当前中美形势下还要出国留学吗?看完总书记给归国青年的回信,我悟了!

2022-05-24

关注

2022申请季已接近尾声,但围绕留学的话题却从未停止。政策、疫情、趋势、选择……每个部分都牵动着中国留学家庭的心。


当前中美关系复常,作为留学生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对于归国留学青年国家是怎样的态度?我们还要不要出国留学?看完本文,你就会有答案。


01

无论中美未来关系如何,两国年轻人

都需要更过坦诚开放的交流机会


中美关系似乎正处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低谷。美国在金融层面上的监管反噬,针对中国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立场表态的批评,以及政治圈整体而言将中国描绘成潜在“敌人”的尖锐言辞,在过去数年间不断加剧,有增无减。


同时,中方对美方的攻击采取了一系列信号强硬的反击,一系列复杂因素令双方的企业、商界资本、普通公民似乎越走越远。但正如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日前的发言中所指出的,中美合作对双方以及全世界总体局势有莫大益处。若要化解如今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修补中美关系是攸关未来的重要事务。


正如2021年7月秦刚抵达美国履新时谈到,当前的任务就是一方面传递中方的立场与诉求,推动美国改弦更张,解决中美关系间现存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管控两国分歧,避免中美关系继续恶化。



更重要的是,无论中美未来关系持续交恶还是缓和,这些年轻人都将会是协调和维系中美关系的中流砥柱。我们不能,更不应否定这些年轻人的看法与想象,因为他们刻画出的,是世界最重要两国,以至于世界格局的将来。


秦刚曾致信留美中国学生称,你们远渡重洋来美留学,追求知识,对人生充满憧憬和希望。祖国和亲人时刻牵挂着每一位在海外留学人员,无论你们身处何地,都期盼你们健康平安,学有所成。


秦刚鼓励道,同学们要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理想奋斗的道路上。也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言行,成为促进中美友好的民间大使。


这让笔者不由想到,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18日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同样表达了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


02

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

“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虽然美国新生代对中国的态度,普遍较为积极乐观,有相当大的群体认为美国应当更主动地与中国在全球变暖及公共卫生等层面上争取共识,但也有极少一部分人以一定的敌意以及意识形态偏见所影响的“有色”眼光去看待中国。


同时,即便中国新生代获得出国进修留学机会比前辈们多,他们也确实比部分长辈显得更为爱国,若将他们盲目地以“一竹竿打一船人”,恐怕对他们而言也是不公不义。


正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们回信中写道:


南京大学留学归国的青年学者们:


你们好!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值此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你们在信中表示,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这些话讲得很好。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

2022年5月18日


的确,中美新生代皆需要更多坦诚而开放的意见、思想交流机会与空间、平台与时机。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表示,中美利益是互补而不是互斥的。气候变化、经济和金融稳定、恐怖主义、大流行病预防甚至乌克兰问题终究会把中美凝聚在一起。他相信,来到美国的数十万名中国留学生将改变美国,改变中国,以有意义的方式塑造中美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来华留学生工作干部、韩国首尔大学硕士杨柳黛坦言:“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岗位的归国学子,我深受鼓舞。多年来,成千上万的学子在海外学有所成后选择报效祖国,留下了无数感人至深的奋斗足迹。这些足迹,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鼓舞着我们不畏困难,勇敢前行。中华大地是我们的根,抚育我们长大,滋养我们的心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塑造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中华儿女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使命担当。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不断奋斗,不负青春,不负祖国。


03

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

是我国多年来的留学政策,要继续贯彻


有声音可能会认为,中美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矛盾,并不会因一小撮年轻人较为友善而积极的共赢态度便可以“扭转乾坤”。这点判断有其道理——但在悲观消极与过分乐观之间,我们必须走出第三条务实之路出来。实事求是是推动社会改良的核心要素。中国近代现代化的成功,由诸多因素铸就。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要素,是中国在知识及教育层面上对外开放。从外国回流的莘莘学子及专才,为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转型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机遇和知识。


中国大门打开以后,受惠的不只是能到国外留学的中产阶层或中上阶层,而是中国整体社会。“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是我国多年来的留学政策,进入新时代还是要一以贯之地实行。要放宽视野来看待名校学生留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这就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养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


比如,在抗疫中我们也能发现,留学生群体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我们是要树立信心,这一代人是可堪大任的,要放宽视野来看待这个事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养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



中美两国的新生代在此必须发挥一个全面而均衡的作用,那便是,将对方的长处与自身优势结合,摸着石头过河,方能在确保国家发展的同时,使世界各国也能和睦相处。


当下,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开放则强,封闭则弱。留学不仅能够加深各国学生流动与交流,也能为国家与世界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杰出人才。当下,留学归国人员已成为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国青年应时刻铭记“负笈求学为报国”的初心,坚持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留学归国学者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要有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培养人才的自觉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勇攀科技创新高峰,时刻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