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储殷教授一句话驳倒“只要孩子快乐就好”: 孩子的利益,是靠孩子自己

2020-11-12

关注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在一档节目中,储殷教授和张雪峰老师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展开了一番激烈的PK
张雪峰老师说,教育的主体是孩子,要看孩子是否快乐。
储殷教授反问道:“教育的主体是孩子,但孩子的利益,是靠孩子自己能够决定的吗?孩子总爱追逐眼前的快乐,那么你愿意你的孩子为眼前的快乐牺牲他长远的价值吗?你确定他以后不后悔吗?”
储殷教授的话引来了许多网友的支持。
教育的主体是孩子没错,但教育这件事要由谁来主导完成?
显然,不是孩子自己。
教育的主导者,是老师,是家长。
02
对于教育来讲,让孩子正确比让孩子快乐更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让孩子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如果只是看孩子的快乐,显然玩游戏比做题快乐,花钱比挣钱快乐,睡懒觉比按时起床快乐。
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有些快乐的事情要少做甚至不能做。
当然,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立场不同看法也会不同。
孩子认为自己的看法对,家长和老师则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而显然,孩子的年龄越小,家长和老师正确的部分越多。
因为他们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多的阅历,能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考虑问题。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会在各方面不断追赶并最终超过父母师长,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般来讲,至少在中小学时期,是父辈强于子辈的,从大学时期开始,双方会慢慢达到一个平衡,然后强弱会渐渐发生转换。
所以教育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退出的过程。
但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干预和影响是最大的,肩上的职责也是最重的。


03
有人说,父母总是想让孩子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
这是真的。
但这并没有错。
父母作为过来人,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他们没有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但已经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就像走路,他们已经走过了一遍,知道哪里有坡,哪里有坑,现在告诉你怎么爬坡,怎么躲过那些坑。
他们总是想对孩子说,不要再像他们一样掉到坑里,避免再灰头土脸地从坑里往外爬,这难道不应该么?
在这样的父辈的指引下,你的人生难道不应该走得更顺,走得更远么?
04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能预知未来,你会不会比现在更努力?
排在第一位的最高赞的回答非常肯定:
“会的,而且会更加不遗余力的去努力。”

我们当然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就是“先知”,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当我们长大以后,是不是发现父母当年天天在耳边说的那些让我们厌烦的话其实是至理名言?
正如明珠老师在新书《为自己读书》中说的那样: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悲哀,是等长大之后才明白,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时光,竟然已经被自己轻易错过。
然后,等自己做了家长,站出来现身说法,把自己血淋淋的教训,苦口婆心地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而孩子们,却像自己当年一样,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根本就不当回事。
家长则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犯自己当年的错误,等他长大成了家长,再悔恨万分地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形成一个又一个循环。
当然,能够跳出这个循环的人,都是人生的成功者。
05
真的,人生没有后悔药,不要等终于懂得了人生,却错过了最好的年华。
只有过来人才知道,在一辈子的尺度上,做什么事情最好,怎么做最好。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要人云亦云谈什么“只要孩子快乐就好”。
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约束和规划。
把人生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这样做看似是尊重孩子,实际上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