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上海高三女生留遗书自杀:“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连说都不能说了?”

2020-11-25

关注

作者|居潇潇


最近,上海一位18岁高三女生留下遗书,投水自尽。


她在遗书中写道:“抱歉,再见啦,这个可爱的世界。


我没有早恋,也没有作弊,请不要无端怀疑我了,从来没有想过害人,可为什么一直不快乐?”



温和的语气,微弱的辩驳,读来却让人心碎。


当天凌晨2点左右,她还在熨烫衣服,整理房间,父亲看到她还提醒了一句“早点睡”。


2点整,她在微博上写道:“感谢在小号上评论安慰我的小姐姐,又觉得抱歉,可能让她失望了。”


2点52分,她又发了一条微博,图片是一则名为“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应该是希望,而不是现实”的作文题,而她配的文字是“最美好的东西难道不是死亡吗”。



3点11分,她更新了最后一条朋友圈,“我没有早恋,有点不开心,就酱。”配图中有一行文字,“我上路了,886(再见了)”。


没过多久,她出现在学校附近的河道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据亲友透露,女孩生前在聊天中曾和朋友提及,多次被老师怀疑“考好是作弊,考不好是早恋”,为此深受打击,闷闷不乐。



回顾她离开人世前最后的信息,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是个善良、敏感却又脆弱的姑娘。


如今,一条年轻的生命已经离开,但她带来的讨论和反思,却仍在继续。


悲剧频繁上演,

只是因为孩子玻璃心吗?


记不清这是今年第几起学生自杀的悲剧,近年来,已经有太多孩子走上了自尽的不归路。


今年9月,湖北武汉一个14岁男孩,因为在教室打牌被老师请了家长。监控显示,妈妈在楼道里训斥了他几句,还扇了几巴掌。

妈妈走开一会儿后,男孩默立两分钟,转身毫不犹豫地跳下了教学楼,当场身亡。

今年4月,陕西安康的一个高三女生在中午离校后失踪,第二天上午,家人才在老房子里发现了开煤气自杀的她。


临走前,女生在课桌上一张纸条里,连写了四个“对不起”,而手机备忘录里,还有9个“对不起”。

据了解,女孩自杀的原因,可能是源于高考前模拟考试不理想。


尽管她在全年级排名前一百,但与她心目中的理想大学依然有一定距离。


于是她在巨大的压力下走上了绝路。


广东深圳,一高三学生跳楼自尽,遗书中写着“父母都不理解我,万一没死给我一刀”;


安徽合肥,一女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选择投河,遗书中赫然写着“没办法我就是这么玻璃心”;


四川成都,一个8岁小女孩,因为家长不让看电视,直接从21楼跳下,抢救无效后不幸身亡;


……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有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

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孩子自杀”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然而,在这些新闻的评论区,除了遗憾和惋惜之外,还有很多相似的声音:


“现在孩子太金贵了,没有一点抗压能力。”

 

“孩子说不得,打不得,都不知道怎么教了。”

 

“老师家长批评一下就受不了了,将来到社会上怎么办?”



甚至,就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有类似的抱怨。


“我家儿子一点都听不了批评,我和他爸话稍微说重一点,眼泪马上在眼眶里转了。”

 

“我女儿那个玻璃心啊,上次回家一直哭,我问她怎么了,她说老师没让她站第一排领操。”


对很多爸妈而言,家有“玻璃心”孩子成了最大的亲子教育难题:


孩子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遇到批评就不高兴,遇到挫折就抗拒逃避,遇到失败几乎承受不了。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孩子“玻璃心”并不是孩子单方面的问题,真正要为频繁发生的悲剧负责的,是家庭教育

孩子的抗压能力变差,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前,到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孩子多是多动症之类,情绪问题很少。


但到上世纪90年代,因情绪问题就诊者就已经达到四分之一,最近几年更是接近三分之一,经常有孩子倾诉情绪低落、焦虑,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生活中,那些认为孩子太“玻璃心”、承压能力太差的家长,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


我们有没有给孩子机会学习面对压力,孩子是否有渠道去释放压力?


那些轻易就走上绝路的孩子,往往是两头受压的“三明治”型孩子。


一边是家庭的捧杀,一边是现实的碾压,孩子们自然容易无所适从。


  • 一方面,他们生活在“真空化”的环境中,对生活的酸甜苦辣缺乏真实的感知;


所谓“真空化”的环境,是说家长们人为地给孩子打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成长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孩子不会为现实烦恼,不会感受到他人的恶意或竞争的激烈,只有亲人的赞美、鼓励、表扬,父母和孩子沟通时,也以正面评价为主。


孩子在这样的“赏识教育”下长大,已经习惯了只有好评,没有差评。


当他们一旦开始“社会化”进程,离开家庭接触到真实反馈,失去了“以我为中心”的特殊地位,巨大的落差就会让他们瞬间从自信走向自卑。


  • 另一方面,家庭没有充当好“解压阀”和“中转站”的角色,沟通出了问题。


对心智还没完全成熟的孩子而言,父母和师长的评价,往往是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开始。


对孩子来说,当初给他们鼓励和赞扬的,是家长;但在学业和生活上给他们巨大压力的,往往还是家长。


他们承受了太厚重的期望,却又没有锻炼出足够坚实的内心基础,于是就像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一旦这种重压超过了内心的临界点,他们的小世界就可能随时崩溃。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玻璃心孩子的问题恰恰在于,既没能接触真实生活,又没有得到充分的教育。


于是,他们把所有压力和负面情绪变成了伤害自己的刀叉剑戟,甚至选用最极端的方式,放弃生命。

面对“说不得”的孩子,

试试这3种沟通方式!


对爸妈而言,与其抱怨孩子“说不得”,不如调整沟通方式,换种方式和孩子“说”。


  • 第一种,舍得让孩子体验“被拒绝”。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父母不仅要教育孩子读书、写字和计算,还得为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一个适宜的心理基础。


这个“心理基础”,就包括让孩子对“被拒绝”、“会失败”等结果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孩子“抗压能力差”,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压力和负面声音。


生活中,与其无条件地赞美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如有理有据地给出评价,让他们从经历“拒绝”开始。


当然,“适当拒绝”并不是人为制造挫折,我们拒绝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活在真实的生活中,真实地感受自己能力的边界,真实地收获对自己的评价,从而让心灵和情绪拥有更好的韧性和弹性。


  • 第二种,告别惯用的“虚假夸赞”。


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的赞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太多、太模糊的赞美,也是一种灾难。


如果爸妈只是习惯性地夸孩子真棒、真乖,而没有具体到事,孩子遇到失败时,很容易对应地把责任归结于自己的全部,认为“我这个人好失败”“我太差劲了”。


要想让孩子不变成“玻璃心”,那就要在夸奖的时候更具体。


心理学博士王桂平说过:“儿童内心敏感,能够轻易辨别出微笑与夸赞真诚与否。


虚假表扬会让孩子觉得受到成人的愚弄和控制,让他们的内心天旋地转,陷入既自大又自卑的迷茫中。”


结果把孩子捧得越高,孩子失败时的心理落差就越大。


所以,家长对孩子进行赞扬时,要把注意力放在具体问题上, 明确告诉儿童哪里做得好,为什么好,哪里需要进一步改进。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赏识和鼓励的积极作用。


  • 第三种,积极反馈适用于多种场景。


纵观各种孩子走上绝路的悲剧,我们会发现,这些家庭里都少了一个能给孩子积极反馈的角色。


积极反馈,并不一定是正面的回应,而是对孩子心理上的变化、需求甚至求救能给出迅速的反应。


因为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缺乏情绪调控能力,情绪大起大落。


这样的情况更需要有人能给予他们稳定的支持,在最绝望的时候说一句“没关系”,在最黑暗的时候带着他们走出来。


记得在《奇葩说》里,参与“火箭少女”选秀但落选的高秋梓曾经这样说起过自己的家庭:


“不管开心不开心,我都会告诉我爸妈,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他们都会接住我。”


这个“接住我”,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积极反馈。


亲子之间的信任,就是建立在父母给到的反馈上。


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指责,而是先倾听。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甩脸色,而是给一个拥抱,让对方缓和下来。


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呵斥或嘲讽,而是帮孩子一起想办法。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包容和爱里,拥有面对人生风雨的底气。


也希望每位父母,都能陪孩子一起,拥抱更好的成长。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