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少年闰土手里的那柄钢叉,戳中了“快乐教育”的软肋

2020-11-26

关注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从超市回来,路过一家杂货店,在门口有一个小孩,正在用脚踢着一小块石子跑来跑去。
虽然天气有点冷,虽然孩子的身上沾上了不少土,但看得出来,他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神情。
成年人不懂孩子的快乐,但我已经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
此情此景,让人一下子心生感慨:童年,真好!
我知道这个孩子,他的父母,就是杂货店的老板。
平时去杂货店买东西,我经常会看到他,或者在写作业,或者在看电视,或者在玩手机,或者像今天一样,自娱自乐,玩一些我们看不懂的游戏。
说实话,跟那些一天到晚时间被父母安排得满满当当,补习班、兴趣班一个接一个的孩子来说,这个孩子是属于“散养”的。
我看过太多孩子跟在父母身后去上兴趣班时的那一脸无奈的苦相,我敢肯定,眼前这个孩子要比他们快乐得多。
但我接下来想到的一个问题是:他这种快乐能够持续多久?
02
忽然想到了鲁迅笔下的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幅图画,不仅存在于作者的脑海里,也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这是很多农村孩子快乐的童年啊!
少年的闰土是快乐无比的,甚至,他的生活令“迅哥儿”羡慕而神往。
文章里写道,“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当闰土快乐地在海边玩耍时,“迅哥儿”们要在高墙围绕的私塾里,在老师的戒尺下,读那些枯燥无味的书。
03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当作者和闰土多年后再次见面,那个聪敏伶俐的少年已经变成了木讷拘谨的中年人,浑身散发着生活重压下的贫穷与窘迫。
曾经少年时的朋友,脑海里那个魂牵梦系的玩伴,终于在内心经过了一番挣扎后,张开嘴恭敬地叫了一声:
“老爷!……”
少年之间是没有阶层的,但成年人之间有。
他们之间那堵厚厚的障壁,虽然大家都不愿意存在,却谁都无力打破,就那么冷漠而坚强地矗立在那里。
只是,孩子们还在重复他们的老路,凑在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一如他们的当年。
但每个人都知道,童年的快乐,真的不能管一辈子。
如果不出意外,闰土的儿子会成为下一个闰土,“迅哥儿”的儿子会成为下一个“迅哥儿”。
虽然,他们现在在一起玩得那么快乐。
04
笔者曾经也是“快乐教育”的拥趸,但后来渐渐明白,快乐也是分层次的,不同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得到的“快乐教育”也天差地别。
记得“童话大王”郑渊洁就非常尊重孩子的快乐和自由,他和儿子郑亚旗约定:
“18岁前你要什么给什么,18岁就不再给你任何东西”。
而郑亚旗也确实争气,虽然小学毕业后就没进过学校,但他仍然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能力让孩子不上学,自己编教材教育孩子,更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18岁前你要什么给什么”。
记得郑亚旗9岁那年,就有了人生第一台电脑,那是1992年,买那台电脑要花掉一个普通工人几年的工资。
1995年,郑亚旗接触网页的时候,中文网页不超过5、6个。
要知道,直到1997年,全国的拨号入网用户,也不过才区区25万人而已。
而郑亚旗的18岁生日礼物,是一台奥迪轿车。
更不用说,现在郑亚旗的工作,是经营父亲作品的版权,虽然是靠自己的努力做得风生水起,但也确实条件得天独厚。
毫不夸张地说,郑渊洁给孩子提供的基础,很多家庭倾几代人之力都赶不上。
早早离开了学校的郑亚旗,享受的教育其实比在学校更优质。
05
前两天看考研名师张雪峰的节目,他谈起女儿一脸的幸福。
四处演讲进行励志教育的他,称自己对女儿是快乐教育,女儿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高兴就好。
他介绍说,女儿学过钢琴、舞蹈、马术等等,现在又喜欢上了打高尔夫。
对孩子来讲,在路边踢石子和打高尔夫可能都很快乐。
但两个孩子的差别,不是石子和高尔夫的差别那么简单,背后是一系列资源、眼界、社会关系的组合。
一线城市和小山村,中产之家和贫困户,打高尔夫和踢石子,就算同样都是快乐的童年,但完全就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脱离开生活背景空谈快乐教育,没有丝毫意义,甚至会成为让你失去前进动力的麻醉药。
想想鲁迅文章里的闰土,可以说,闰土的那柄钢叉,正戳中了所谓“快乐教育”的软肋。
不同家庭提供的快乐教育是不一样的,会带来更大的差距和不公平。
相信我们都想让孩子成为“迅哥儿”,而不是闰土。
虽然,闰土童年的快乐可能比“迅哥儿”还要更多些。
06
当然,在闰土那个年代,他没有机会去改变命运,被束缚在社会的底层,是他和他的孩子们的宿命。
但现在,每个人都拥有了同样的机会,那就是读书。
至少在学习阶段,在自己所处的范围内,每个人面对一样的课本,高考时面对一样的题目,只要你努力,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资源,找到更好的出路。
这就是高考的意义和作用。
判断孩子的教育和发展,快乐不是唯一的标准,或者说不是刚性的标准。
快乐是分层次的,我们小时候摔泥巴,照样快乐无比。
但那只是浅层次的快乐,和小狗撒个欢儿,驴子打个滚儿没有什么区别。
教育的目的不是顺从这种最基本层次的快乐,而是要有利于消除贫困和愚昧,拥有更高层次的认知,让自己过得更好,同时有能力让别人过得更好。
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少一些浅层次的快乐,多一些长远的规划。
这个道理,孩子们可能不懂,但大人应该懂。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