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mini版辣目洋子火了!自信的孩子原来真的会自带光芒……

2020-12-14

关注

者|卡卡辛


最近, 有个6岁的小姑娘刘厶涵火爆全网!


在国际标准舞锦标赛的赛场里,这个身穿红色舞服的小女孩,胖嘟嘟的身材,扎着两个冲天小辫子,舞步利落娴熟,霸气外露,毫不怯场,连一旁的评委都忍不住拿着手机狂拍。



特别是全程自信满满,犀利的眼神简直和辣目洋子太像了。也难怪网友会称她为 “mini版辣目洋子”。


赛后,记者问她“你觉得你和辣目洋子谁更漂亮?”,别看小姑娘连辣目洋子是谁都不知道,但第一反应就是对着镜头自信地说:“是我”。


对此,辣目洋子站出来“认”了这个妹妹, 说自己非常喜欢看她跳舞,不仅可爱还很自信,随后还跳了一段拉丁舞给她加油打气。



别看刘厶涵的年纪是全场最小, 但是在9项比赛中斩获了8个奖项,这不仅仅是因为娴熟的舞蹈动作,更吸引人的是她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就像被聚光灯笼罩, 成了全场的焦点。


自信是孩子一生最强大的软实力。自信与否,不仅跟天生性格气质有关,跟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1

自信, 来自于善于捧场的父母


舒淇曾经在《时代我》中讲述自己的童年, 她说道父母对她最大的伤害除了打骂,就是不停地否定打击她。


小时候,她最常听到的话就是来自于母亲对她外貌的羞辱:


“你嘴巴真大,一点儿都不好看”

“怎么会有人长得像你这么丑?”



一字一句都想一把利剑不断插入她的心里,即使长大了,也觉得自己很差劲,好像不管做到什么程度都是不行,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不配拥有美好的东西。


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父母否定打击,孩子就会否定自我,充满自卑;父母肯定赞美,他们对自我就会认可。


主持人王凯在《星空演讲》讲述了女儿学琴的经历。


当新鲜感过后,女儿经常因为谈不好就拒绝练琴。这时候,他没有像很多父母一样,连骂带打逼着孩子继续练琴。而是趁女儿练琴时, 拍了很多照片, 一通猛夸:


“闺女,你看你挺直腰杆坐在琴凳上的样子多优雅!”


“宝贝,你看你这个音,爸爸都听出层次感了,老师才教,你就会了,也太厉害了。”



有了爸爸这个捧场王,女儿总是会激动地问:“爸爸,是这个音么?我再谈一遍,你听听是不是更好?” 时间久了,女儿对练琴也不反感了,相反还会主动要求练琴。


这就是被认可与赞美的力量。


马斯洛提出了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一个人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夸赞,他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对自我价值得到满足因此会充满自信。孩子也是这样,他们都想听到来自父母的正面反馈。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准确的判断,所以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个权威。


有父母捧场的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2

自信, 来自于会偷懒的父母


《少年说》有一期,一个女孩控诉父母“太宠自己”,结果自己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敢尝试。


小时候,她吃饭不会用筷子,家长没有教她怎么用,就给她一个勺子,以至于每次吃饭,她都是只管吃,家人只管夹。


直到上了高二,她都不怎么会用筷子。 


甚至到了初二时,父母才开始尝试让她自己穿衣服。



这样密不透风的关爱让她感到窒息也很苦恼,所以她对台下的父母喊道:


“希望你们放开手,让我独立起来!”


一个从小父母帮着夹菜,穿衣服, 做决定的孩子,她一定会失去一些能力。她不会穿衣服,不会夹菜,甚至是不会做决定,这样的孩子是很难拥有自信的。


事事替孩子做决定的父母,表面看是在保护孩子,其实是偷了教育上的懒。因为孩子按照自己说的做,或是自己把孩子需要尝试的事情全部做完,那么这样孩子会减少犯错误,自己也省了教育的时间和精力。


而那些看似偷懒的父母,其实付出了比限制孩子更多的智慧和努力,自然也值得收获更为自信、更优秀独立的孩子。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

“培养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获取一次成功的体验。”


对于孩子来说,正是如此。他们就是在不断地试错中,学会独立思考, 充满勇气,不畏惧失败。


在儿童观察类综艺《谁知盘中餐》中, 因为双胞胎的妈妈事事不肯放手,以至于两个孩子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毫无自信和独立可言。


当这位妈妈在专家的建议下,放下自己那颗过度保护的心时,两个孩子的表现反而让人惊喜。


他们不再害怕尝试没做过的事情,洗衣服,在藕塘里打滚,还成了把“法国姐姐”宠成“小公主”的小暖男……



孩子的成长空间是无限大的,如果父母相信孩子,孩子便会越来越相信自己,反之,则很容易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偏低。


培养自信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帮助孩子在这些生活小事上累积自信。



3

自信, 来自于父母的不比较


在访谈类节目《仅三天可见》中, 张艺兴坦言自己从小到大没有自信,就算成了明星也曾经自卑,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连微博名字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X”。


明明已经这么优秀成功,得到了无数人认可的他,为什么还是自卑呢?


一切都因为童年的噩梦“别人家的孩子”。无论大事,妈妈都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直到他长大了,仍然用这种比较式的方式来激励他。


他苦笑说,连喝汤这件事,妈妈都要拿来比。



当主持人问他:“是不是不愿意比别人差这件事,在推动着你做所有的努力?”


张艺兴想了想说:“对”。但是脸上的表情不是洋溢的自信快乐,却是无奈与落寞。


其实在张艺兴的妈妈身上,我们看到了无数爱比较的父母的缩影。整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以为能借此激励孩子努力上进,其实根本是一种负向激励。


换个角度想想,作为成人,我们都很讨厌被别人比较,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那么幼小的心灵更加脆弱,每一句比较的话,都像是在传达你不够好,不配得到我的爱。这对孩子的杀伤力真的太大了。


更可怕的是,总是被比较,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 否定自己,久而久之,他们也被洗脑了:原来我真的不行。


就如育儿专家兰海老师说的,经常这样对比,孩子会容易变得习得性无助,并缺乏上进的信心。


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花期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慢点,有的孩子快点,有的孩子成绩不优秀却善长体育,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却心思细腻。优秀这件事,根本就没有一个普世标准。父母很多时候的比较,根本毫无意义,既让自己焦虑, 也打击了孩子的自信。


很喜欢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那段台词:

“你不需要把所有事都做的跟别人一样好,

只需要发现自己最闪光的一面,   

你就是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


没有完美的大人,同样没有完美的小孩, 总是拿孩子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我们到底是和孩子多么的过不去。如果真的要比,也要和孩子自己比,今天的你比昨天进步了很多,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孩子也会自信坚强,敢于不断挑战自己,超越昨天的自己。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妈妈对你做过伤害最大的事是什么?

有位网友的回答格外扎心:“我妈给了我一辈子的自卑。”


自卑的孩子都活成了一座孤岛,而自信的孩子自带光芒,于人群中永远是最耀眼的。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曾经写道:“自信须从幼年培养,不然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倍功半。”


孩子的自信,就藏在父母的态度中, 也是父母能够为孩子织成的一件面对未来最坚实的铠甲。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