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限,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2020-12-29

关注

点击上方蓝色字“王营说教育”关注公众号!

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限,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王营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大二女生李梦洁(化名)从初中起就一直收到父亲的哲理短信,看完信后,还必须给父亲谈学习体会。为此,父女之间多次爆发冲突,“他给我定的人生格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是我只想做到我自己,简单平凡就好”。


应当承认,这位父亲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像古代的张载那样,确立人生大格局,成为“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然而良好的愿望却没有赢良好的效果,女儿对于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非但不买帐,甚至产生强烈反感,原因就在于这位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但据美国心理学专家哈里斯搜罗各种数据和研究,在《教育的迷思》一书中证明,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起到那么大的作用,也没有起到那么大的危害,父母们完全可以过得轻松一些。

其实,每一位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一旦长大成人,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活动空间,也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此时父母的教育虽然在短期内能发挥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孩子仍会按照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发展,并不一定会成为父母所希望的那种人,从这一角度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的确是有限的。就像一位赌徒爸爸养育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可能成了赌徒,他会说:“有什么办法,我有这样一个老爸!”而另一个儿子却可能好学上进,考上名牌大学,他也会这样说:“有什么办法,我有这样的一个老爸!”可见,无法选择的原生家庭,虽然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很多营养,却并不能成为孩子成为什么样人的决定性因素。

承认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有限,我们就不会像报道中的那位父亲一样,自以为是地代替孩子做人生选择,也不会像他一样,幻想通过哲理短信改变孩子的人生。生活的智慧来自生活本身,孩子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来自于孩子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生命的体察,不能靠父母的硬性灌输。因此,做父母的都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当孩子足够成熟、能力足够强大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忘记来问我们的意见,或者根本不需要我们的意见,那不是他们不孝,也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真正强大起来了。

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爱孩子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孩子因势利导、理解尊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在父子、母子的交往中,要放弃自己教育的“制高权”、“优越权”地位,在生活、学习与教育中把孩子当作具有平等地位的“伙伴”。在日常教育中,要坚持与孩子平等协商,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不把自己的兴趣与选择强加给孩子;要将自己的教育要求,真正建立在孩子内心认同的基础上,尊重孩子合理的意愿。否则再好的教育愿望,对于孩子来讲也无济于事。

本文选自于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