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热搜第一!黄奕说我的家庭没有爸爸这个角色,一流的父母给了最好的答案

2021-05-17

关注

作者|张图图


黄奕在节目《上班啦妈妈》里提到自己的家庭没有爸爸这个角色,还表示不用放大爸爸的角色。这一言论立马上了热搜,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其实育儿师后台也经常收到宝妈给我们留言:我们这样没有爸爸的家庭,该怎么办呢?孩子会不会有缺陷?



有了孩子后,离婚就不再只是两个人的事。作为家庭的参与者,离婚对于孩子的影响成为了很多妈妈的顾虑。


孩子会不会自卑?会不会因为离婚有心理阴影?会不会有性格缺陷?会不会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不一样?


但正如傅首尔曾经说过的,孩子缺少爸爸或妈妈某一方的爱和陪伴,才应该被定义为单亲家庭。



也就是说,哪怕没有离婚,爸爸如果不参与陪伴孩子、教育孩子,那和单亲家庭也没什么区别。


而就算离婚了,给孩子的爱和陪伴不少的话,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如果能有一个负责任的丈夫,作为妈妈的精神支柱,两个人一起承担育儿压力那自然再好不过。


但如果没有,离婚已成既定事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让其对孩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没有爸爸的家庭,孩子真的会受伤吗?


一个孩子最终表现出来的样子,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他的家庭养育的问题。


所以,从结果往前推,我们能够得出单亲妈妈养育,是否会带给孩子伤害。


北京大学教授张春泥在利用多个来源的公开数据,对单亲家庭孩子的表现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01在校表现


学业与在校表现是评价学龄期少儿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向。学者采集的少儿学业一部分来自孩子自己的回答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来自家长、老师等他人的评价。


结果显示,生活在离异单亲母亲家庭的孩子,与完整家庭的孩子并无差异,甚至在个别指标上表现得更好。比如孩子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更小,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02心理特征


早有研究显示,人格、心理调试能力、自律、自信、自尊等非认知能力对人的长远发展比认知能力更重要。


学者使用CFPS提供的量表来测量儿童心理,包括良好行为量表、反映自信与自我尊重程度的量表等。


结果显示,生活在离异单亲母亲家庭的孩子在自尊感、自控能力、良好行为、自觉性、主观幸福感、自信度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孩子并无差异。


03人际交往


学者通过调查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是否将父母作为烦恼时的主要倾诉人来了解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学校的人缘好坏。


离异单亲母亲家庭的孩子在与父母的交往上,和别人的交往上也与正常家庭无显著差异。


04越轨行为


研究采集了学生过去一年对他人的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还有逃学、抄袭作弊等越轨行为。


数据表明离异单亲母亲家庭与完整家庭子女在越轨行为上没有差异。孩子的行为与家庭是否离异关系不大。


所有的评估指标上,离异单亲母亲家庭的孩子与完整家庭的孩子均无显著差别,甚至他们在个别指标上表现得更好。


这些分析结果表明,离婚这件事本身对孩子的伤害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但影响不大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伤害。


学者徐安琪等人对上海离异家庭进行一系列研究后,指出离婚会对孩子带来“有限影响”。


首先离婚后,离家一方陪伴孩子的时间和交流频率的减少,会让孩子感受到获得关注的减少,造成心理压力。


其次,主流社会更认同双系抚养,在孩子看的书中、听的故事中,家庭模式都是双亲,孩子自然会和自己的现状做比较,难免会困惑,为什么我没有爸爸,为什么我的爸爸不带我。


再加上单亲家庭的孩子难免受到世俗的偏见,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而把他当作弱势群体看待,这也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心理压力。


尽管如此,这些“有限影响”仍能够通过养育者的努力降低到最小。


如何将伤害降低到最小?


学者们在进行结果分析的同时,也会推断原因,这也为单亲妈妈的养育指明了方向。


总结来说,有6点建议:


01

向孩子解释离婚的原因


很多父母在适应离婚带来的压力的时候,会忽略孩子的感受。


然而孩子也是当事人,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


如果不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很容易将父母的问题归咎在自己身上。


当然解释不是为了理清这段婚姻失败是谁的责任,而是为了不让孩子将这种压力承担在自己身上。


尽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向他们解释冲突的原因,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如果孩子年龄小,可以用“爸爸妈妈不再玩过家家的游戏了”帮助孩子理解离婚;而孩子三年级后,其实可以坦然告诉孩子。


02

注重家庭角色的变化


离异前,可能父母双方的教育责任各有分工,离异后,单亲妈妈要承担所有责任,所以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很多单亲妈妈会因为觉得离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心理亏欠、愧疚,进而过分照顾孩子,甚至溺爱孩子。


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单亲”身上,而是放在“父母”身上,明白你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所有父母都要处理的寻常问题。


单亲妈妈在养育中可以多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建设,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家庭模式的同时,培养成就感和担当。


03

明确非抚养方的责任


尽量和另一方保持朋友关系,保持对孩子的关注;


如果不能,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攻击另一方。父母的冲突特征比离婚事件本身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


和对方约定好,定期给孩子通电话沟通,或者定期陪伴孩子,让孩子明确自己仍然被爸爸关心着。


04

获取亲属网络的支持


学者Park在对亚洲国家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孩子成绩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后,发现在中国香港和韩国这两种家庭模式下孩子的成绩相差无几。


并进一步指出,亚洲社会的家族传统、亲属网络充当了安全网的角色,为脆弱的家庭成员提供了社会支持和扶助。


尽管孩子无法得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但并不意味着孩子无法得到足够的爱。


祖父母、外公外婆对孩子的爱,能弥补家庭部分对孩子爱的缺失。


所以单亲妈妈可以寻找自己父母的帮助,让父母参与照顾孩子的生活,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05

注重对孩子爱的表达


在多个家庭模式中,研究者发现,单亲母亲家庭的孩子的表现与双亲子女无异,因为单亲母亲与孩子的情感和语言交流的频率与双亲家庭差不多。


决定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不是家庭模式,不是是否离婚,而是父母给的情感关怀。


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在单亲的家庭模式下也感受到幸福;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多对孩子表达爱,让孩子明确自己仍然处在被爱的环境中。


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孩子便不会感觉缺爱。


06

照顾好自己


单亲妈妈在平衡工作和家庭上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不仅要在经济上支撑家庭生活,还要在孩子的成长上面临一系列难题。


在和生活打仗的时候,难免忽略掉自己的感受,甚至情绪崩溃。这样的情况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妈妈不快乐,孩子也不会轻易快乐。


照顾好孩子的前提,是照顾好自己,孩子是否幸福的关键是父母自身是否感到幸福。


单亲妈妈可以积极寻求周边环境的帮助,尽可能的为自己留点空间,比如每周末让父母帮忙照顾孩子半天,用这些时间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没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但不意味着无法给孩子幸福的一生。


点个在看,足够的爱,足够的关注,足够的情感交流,才是一个孩子得以完整成长的关键。


*参考资料:

1、北京大学张春泥《离异家庭的孩子们》

2、Hyunjoon Park,亚洲单亲家庭和孩子的读书表现,《婚姻和家庭杂志》69(2007)。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